学者原创104
更新时间:2016-11-30

科技体制改革,肯定是循序渐进,从部分开始,从急的地方开始,从最能促进进步的两端开始改。我乐观地相信很多能实现。


一、科学家将被分类:


1)    由于诚信数据的收集、公开、透明和制度建立,科学家会分为明显优秀的、处于竞争状态的、处于生存状态的、明显有问题等几种;

2)    处于两个极端的科学家会被拿出来重点处理;“最”优秀的团队,可以得到更多的和持续的支持;最差的团队可能会被列入黑名单,在行业领域内无法持续,将被抛弃;

3)    特别地,时间将是最厉害的分辨工具,而且分辨时间越来越短;


二、以下科学家在变少


1)    在A领域里有名气的科学,也想在B领域里申请项目;美其名曰是跨学科;

2)    几年前是A领域的科学家,几年后,却成为B领域的科学家,美其名曰,全才;

3)    为了拿到某个项目,不断拔高不可能实现的指标以获得支助,验收时又声称允许失败,实际没有完成,而又反复得手获得项目支助;

4)    急于发布有瑕疵的结果,特别是在高端的杂志,把负面的新闻也变成自己的成果!

5)    只发布阳性结果,不做重复验证的人;


三、以下事情将改观


1) 真正实现同行评议。好的结果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与经费不匹配的成果果就是不匹配; 用很少的经费做出好的成果,也将成为一种评判指标,并得到业内的广泛敬佩!

2)    文献将快速公开,将不收费,统一由国家购买;中国将出现几种很好的中文期刊;科学家只要看懂英文,而不用求自由的表达,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用母语把文章写得更好!

3)    影响因子、引用率、SCI文章篇数等不是最终的成果,把所有的文章结合在一起,能系统性地解决了某个问题才是大成果;

4)    项目的评审费用将提高,让评审的科学家乐意花时间,且更注重自己的名声,而认真评审;

5)    科学家的诚信制度与评审专家的诚信制度都将建立,有数据可查;

6)    科技新闻将会得到重新规范,科普工作将由高水平的科学家来做;由于文科记者所谓科技新闻的负面影响远超过其科普价值,将与小道八卦相提并论。


原因:


1.  科学家(及其团队)是高端的一群人,但是,科研能力强的人并不是天然的人品好;因此,特别优秀的科学家,是少数,特别差的也是少数; 但是,这两种“少数”应该特别重点地做好处理;前者特别照顾,以做出优秀的工作并有对团体的激励作用,后者的处理是净化与警示作用;特别是后者,将会开始实施;科研风气的大面积改善,科技政策与评价激励体系起更重要的作用;

2.  科技成果是可以评论的;国家支持的成果,可以拿出来让同行评价,也应该拿出来评价;科技成果具有可评价性;即,在同一领域,可以看出水平的高低和好坏;应用技术研究与基础研究类似;

3.  一个团队的人才结构、科研成果、科研人品,如果放到更长的时间里,就更容易判断,几个项目申请、审批、验收、公开,放到网上,行内科学家一评,就出来结果;

4.  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大部分的科技领域都处于追赶阶段;而中国作为大国,又要全面发展;因此中国会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当然,不同发展水平(国际领先、跟踪、追赶)的领域,要求是不同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转化的要求也不同,不放在一起评价;

5.  而人品差,又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可能一时半会,难于被发现,但随着时间和信息的公开,还是易会被发现的。这时,机制的威慑力量就会体现出来;一般科学家还是要面子的,只要知道将来可被抓到的预期,就会小心;目前由于受惩罚的预期都没有,根本上没有风险;

6.  研究,需要资金,还要有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资金;真正的研究需要更长的时间,并且不总是有回报的;这种说法不是对任何人都有效,只有对已经被证明是高水平的人才有效;多少平庸的人打着这个旗号,不断要经费?

7.  真正的非常规的论文被引用率一般较少,科学家会远离这些领域,更青睐那些周期短、可期待的高文献引用方面的研究项目,造成跟风的居多;以引用率来作为最高评定标准是暂时的;

8.  真正的全才:是在各领域里都有领先的成果!而不是在各领域里都能工作;科学研究要的是卓越,而不是东一枪西一炮;

9.  大科学家由于要将其一辈子的课题经费、成果、名气放在一起分析,会有一些担心!

10.技术性开发与基础研究一样的难;首先,技术开发也不一定就有结果,只不过比基础研究可能成功率高一点而已,然而,考虑技术转化到产品并得到市场的认可还更低的比率,技术转化与基础研究相比,一点也不会更容易;而且对新技术的投资者与跟风者多的性质也一样,往往一些非常规的、更重要的工作,早期是得不到投资,更需要国家支持;当然,也只有已经证明自己行的开发者才有资格提;

11.科学家为工业界或某些利益集团而做的研究工作,公正性会受到影响; 因为科技期刊并不都很规范,百姓就更无从判断这结些结果的权威性。如,营养科学、绝大多数药物临床试验、一些标准的制定等。有些是正常的,有些不正常,很难判断,这个有点难;

12.一个国家的资金与人才总是有限的,连国家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包括人)来维持这个方案。但至少做到两端可控:部分领域中的高端的人员或是团队,(通过一定的努力,有一定的成果并公开),可以获得持续稳定、可预期的支持,使得这一部分人安心研究。部分造假者,特别明显得到确定的处理处罚预期或是结果,不敢乱来;成果公开,行内评价;

13.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新闻负责。对夸张、相互矛盾、完全误导性的观点进行追责;新的研究成果(有待证实)、可入教科书的成果、与大众生活相关的成果将会分别采用不同的发布方式。提高全民素养,首先从记者做起,如果记者都做不到,如何指望普通大众?记者的水平提高。

14.出版商的盈利模式要发生改变,编辑人员、网站维护人员费用从哪里出?国家如何经营一个非盈利的模式。今后的审稿方式,由于太公开,科学家可以竟标评审,甚至N个人为之评审。

15.一个政策的推广,要明确对应的问题是哪些?不能解决了一个现象,出来另一个更难的现象。确保政策调研的过程更加透明、重建奖励制度、评价体系,形成大家敢说话局面;

16.对阳性结果的过度追逐,将会引起负面的效果,期刊将鼓励发表“负面”研究论文,而不是千篇一律只说有好结果;

17.同行评议

1)  同行评议是为了淘汰垃圾研究,不让一些项目立项,如何检测出手稿中的欺诈或其它一些问题?我们更关心两端,是否有很好的项目没有上?是否有很烂的项目上了?为什么?

2)  找不到评审人?审稿人有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审查?出于责任感所花费的时间应该是多少?如果付费,谁应付费?应付多少费?

3)  双盲同行评审与透明评审哪个重要?可否建议先双盲再公开,再进行透明评审;这个评审,如果不与评审专家的诚信制度结合在一起,是没有用的;所有的评审专家与项目立项和验收专家及意见都挂在公开的网上,敢的就去评,不敢评的是水平不够,或是人品不够;

4)  取出3%的经费,作为项目评审,将是大数目,同时也是必须的,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守门神;公开评审专家名单,终身负责,统计评审项目的评语与结果追踪,用统计数据来评审科学家的评审眼光;互联网这么发达,具备同行专家公开评论一个科技成果;

5)  持续跟踪,结果,反馈,成果验证;看比例,不看单项,统计判定研究人员及评审人员的诚信;

6)  不用怕没有人搞科研了,就象反腐并不担心没有人当公务员,不作为的人也要处理,说明没有能力。有大把的年轻科学家想上!



作者:周振,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致力于质谱仪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

来源:周振的科学网博客

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197-100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