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博士阶段,关于科学研究听得最多的几句话为王国维先生写的“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分别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先生的这些形容,贴切、生动。
前几天,陈斌和善勇分别发表了“一个成功的学生后面,经常有一个会push的导师”和“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不用导师push的”。如果比照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三重境界,我个人觉得陈斌的观点处于博士第一阶段,属于初级境界;善勇的观点属于博士第二阶段,处于中级境界。而第三重境界则是成为一个会Push导师的学生,这个应该属于博士高级阶段,处于最高境界。
第一重境界,被导师Push。对于博士初级阶段的人员,他们处于人生的模糊时期。虽然进入博士阶段,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开始做一个好的研究。这些学生,还处于看文献阶段。也因此,导师在这个阶段要时不时Push一下他们,否则,他们觉得自己成了被遗忘的人群,轻则对科研失去兴趣,重则把时间都用于游戏、玩物丧志。在这个阶段,导师不只是要把“徒弟”领进门,还要监督他们的学习态度、研究方向。与此同时,要给他们安排适当的技能培训,介绍相关设备的操作流程,讲解相关样品的检测目的。在这个阶段,导师须时不时地问问学生的进度,适当地推着他们往前走。
第二重境界,不需要导师Push。对于博士中级阶段,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技能,看了很多的参考文献,已经会自己制定实验方案。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最需要的是导师的经费,让他们可以去不停地尝试各种各样的想法,然后把这些想法进行初步总结。我相信绝大部分博士生通过初期的训练后,都能进入这一阶段。导师们只需要和他们说一下他们想做的事情,博士生就能够领会意思,过一些天能够给他们好的结果,或者比导师期望更多的结果。达到这一个阶段的博士生,或许也算是达到了博士生毕业要求,但是,我个人觉得他们还只是第二阶段,还是属于被动科研阶段。
对于上面两重境界,这里不再进行多的描述,下面重点介绍第三重境界:会主动Push导师。对于博士生而言,他们通常都不敢主动去让导师为自己做一些事情。主要是因为学生通常对导师充满了“敬畏心”,他们通常都是希望把导师交给的任务完成就万事大吉,没有太多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主动催导师做一些事情。实则不然,博士生们要时刻记得这句老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如果你到了高年级,还不懂的主动让导师帮助做一些事情,你即使毕业了,以后发展依然会非常的被动。
下面几样事情,博士生是可以Push他们导师的。
(1)博士生已经写好的学术论文。博士生把写好的学术论文初稿交给导师后,如果遇到非常有责任心的导师,他们可能会在几天内给你返回。相反,如果导师非常健忘,几天后,他可能就完全忘了你给过他这篇论文了。我听说过某些导师把博士生的论文压在手里半年还没能修改返回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博士生必须大胆地催导师给出修改建议。
(2)博士生已经做好的PPT。现在我自己越来越不愿意去参加国际会议了,原因是那些有名的教授已经不愿意自己站上讲台做学术报告了,与此同时,博士生做的PPT质量又差的出奇,我都不知道他们的导师是否看过。博士生应该主动地将做好的PPT发给导师,然后催他们尽可能快的返回给你修改建议。
(3)博士生获得的实验结果的讨论意见。有很多导师有一个习惯,当研究生做完了实验,主动地向他们要实验结果。然而,有不少人只是把他们拷贝到电脑里,就不再过问了。博士生们对于导师的这种现象,应该主动问一问导师对你实验结果的看法,特别是与实验相关的研究问题,有一些是假象,如果一开始错了,以后很有可能会一直错下去。
(4)校外实验安排。有很多博士生做实验,不一定能够在导师课题组做完。如果他们希望去校外完成某些实验,就必须催着导师早一点安排。其它单位可不是导师自己的实验室,什么时候都能够随便使用。如果错过了一次机会,下一次机会可能要半年以后……
(N)博士毕业大论文。现在经常报道某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剽窃,很多人都只是责备学生的错误,而不责怪导师的不负责任,他们可能完全不检查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对于这一条,不多说,你不催着点,晚毕业只能够埋怨你自己。
一个博士生,如果在毕业前已经懂得Push自己导师做一些事情了,他们毕业后,将来自己带学生的时候,也会懂得如何Push学生做事情。从而,良性循环,一代比一代强。
来源:喻海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889&do=blog&id=1047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