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原创114
更新时间:2016-11-30

在以前的博文里提到(口才的培养),我小女儿像我、不善言辞,所以我太太想方设法培养她的口头表达能力。去年上八年级的小女儿主动说要组队参加辩论比赛,我们特别支持。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私立中学,比较重视辩论比赛,不过是自愿性质的, 辩论赛的时间也都是在放学后, 家长自个儿负责交通。她找了三个要好的同年级朋友报名参加了7-8年级组别的比赛。很可惜的是,原先说好的教练老师在给这四位都没有经验的同学点滴指导之后,就休长假(sabbatical)八个星期,只能她们自己边学边辩论。


在以前的博文里提到(口才的培养),我小女儿像我、不善言辞,所以我太太想方设法培养她的口头表达能力。去年上八年级的小女儿主动说要组队参加辩论比赛,我们特别支持。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私立中学,比较重视辩论比赛,不过是自愿性质的, 辩论赛的时间也都是在放学后, 家长自个儿负责交通。她找了三个要好的同年级朋友报名参加了7-8年级组别的比赛。很可惜的是,原先说好的教练老师在给这四位都没有经验的同学点滴指导之后,就休长假(sabbatical)八个星期,只能她们自己边学边辩论。

话说这是黄金海岸市有许多中学参加的一年一度的比赛, 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前四轮是资格赛,赢了三场才能进入16强。去年第一场的题目是“狗比猫好”,小女儿队是正方,她又是那么喜欢狗, 当年还说服了我,自家养了一条狗,结果输了第一场。我问她对方主要怎么说狗不比猫好。她说是主要狗太吵太脏, 猫温和干净。我想也难怪,我们家的狗的确够闹的,而且每次去后院带回来尘土把地板搞得很脏,天天要扫好几次地,但是狗也有好处, 怎么没有辩过对方?看样子辩论的关键在于怎样组织材料,怎样让自己的言论有说服力。


没想到,她们后面连赢了五场,进入了4强。辩论有固定的格式:每方三个人出场, 第四个人在准备阶段献谋献策帮助写讲稿, 辩论时负责掐时间, 摇铃铛,各方辩者交替出场。她们在实战中学会了: 一辩是“我们要述说什么,从那几个角度来说。” 二辩是“我来从不同角度讲述我们要说的, 刚才对方所说的我们不同意。” 三辩是“我来综合讲述我们刚才说了什么, 为什么我们不同意对方所说的。” 尽管学到了要领,但最后输给了第一场遇到的强队,没能进入冠军争夺赛。第一次参加且没有教练,就能拿到这样的成绩,她们都很兴奋,发誓来年再参加。不难看得出来, 澳洲的比赛跟咱国内的比赛不同,其中之一就是澳洲给学生们机会, 自己努力, 自己发展, 家长只负责接送, 老师仅负责场地。  

今年年初女儿队的一个同学转学了,剩下的三个一直在掂量考察招兵买马, 可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愿意参加, 最终她们的一个不爱讲话,而且害羞怯场的朋友愿意补齐第四个队员的位置, 只好将就了, 顺利报名9-10年级组别的比赛。 记得那段时间晚饭桌上, 小女儿有点儿像个话痨, 常常讲三人怎么指导第四人。好事多磨,学校给的新教练老师因病,休了长病假,相当于还是没有教练,历史重演, 第一场辩论输了。 我太太当时在现场, 说是四个女孩得知输的消息,一点儿没有气馁,互相拍拍肩膀说, 去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加油! 弄得几个家长特别感动。 接下来的六场, 每次回到家, 小女儿总是一成不变地问我,“爸爸, 猜什么结果?”出乎意料,她们一路拼搏进入了总冠军决赛,巧的是面对去年输给的学校的代表队,不过不是同样几个人。

我想一定要去决赛现场为小女儿打打气,这还是我第一次去听辩论赛,因为一般是我太太接送。 决赛是在黄金海岸市的一所私立大学邦德大学( Bond University)里进行。题目是下午四点半给的, 当场决定正方反方,有一个小时在无电脑无大人封闭状态下准备。我到的时候,辩论赛刚刚开始。这次题目是“澳大利亚国庆节失去了它的意义”。女儿的组是反方,她是二辩,每人有七分钟。这次正反方都把己方观点分成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由一辩、二辩分别讲述。 每个人在讲己方观点同时,要及时反驳对方前一个人的观点。最后的三辩分别总结己方的观点而且进一步驳对方。

对手正方的主要观点是国庆节已经演变成了一个不工作的假期,一般人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日子。政治家不发表演讲,大多数人在海边聚会吃喝玩乐,喝着啤酒吃烧烤尽情放松而已。女儿队是反方,主要观点是学校的历史课使每个同学都学习到国庆节原来的意义,国庆节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共进的,即使这个首批欧洲人抵达澳大利亚的庆祝日子对澳大利亚原住民来说是痛苦的开始,这也有它独特的意义,吃喝玩乐就是澳大利亚人庆祝文化的一部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女儿队里的一辩,去年因不太会说基本不上场的,今年竟蜕变成了抑扬顿挫的,能说会道的。赛后静等结果的时间里, 四个队员一直在活泼聊天,她们说在准备刚刚开始时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四个人里三个是外国出生的,幸亏历史课刚刚学过一点,找了几条理由。在最后颁奖仪式,女儿组成功地获得了冠军。我们一排家长们和老师们组成的啦啦队陪着她们热情欢呼。

女儿的辩论队能得到冠军,大家特别高兴。看看台上满面喜悦, 嘴巴快要咧到耳朵根的女儿, 几乎像是又要问我, “爸爸, 猜什么结果?” 我一边鼓掌一边心想:看样子我已经辩不过她了,真长大了。

最后, 我引用邦德大学的法学院院长在颁奖仪式中的讲的一句话, “古时邻里有矛盾, 给双方一把武器, 靠决斗定输赢;现在文明社会, 动辄有纠纷, 给双方一个律师,凭语言分胜负。” 以理服人,这既是辩论的魅力,也是做人的道理。




作者:周耀旗教授

1984年中国科大近代化学系学士。1990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学位,1995年到2000年在哈佛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马丁·卡普拉斯组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在2000年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助理教授,2004年升为副教授,在2006年成为印第安纳大学信息学院和医学院教授,2013年起是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糖组学研究所教授。他长期在结构生物信息学方面工作,   到目前共发表论文150余篇。现在主要从事疾病性基因突变的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分子药、疫苗的理论设计与实验研究、开发及制造方面的工作.    

——————————————————————————————

来源:周耀旗的科学网博客

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2757&do=blog&id=100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