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原创101
更新时间:2016-11-30

人生活在社会中,在人类还没有进入共产主义之前,人还不能彻底的摆脱物质匮乏的困扰,在所有的人都达到圣人的境界之前,都摆脱不了虚荣的诱惑。尤其在青年时期,相信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梦,当然,最终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梦想终归只是梦想,没有真正成为现实。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总体资源匮乏,个体先天差异以及说不清楚的运气等因素之外,难道没有什么能够让我们有所领悟的东西么。有这么一个问题始终没有答案,就是人生能否经过巧妙地优化,用相同的条件达到最佳的结果?这在数学上似乎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是对于人的发展来说,迄今还没有一个普适性的方法,这也正是人活着的魅力。即便如此,就我短暂的生活阅历,还是觉得,很多人之所以能够实现一部分梦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样的人,除了不可控制的因素之外,还是有其必然道理。起码个人以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随大流,需要来点不合时宜,这种个性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特质。这里所说的不合时宜并不是逆潮流而动,而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一些不同流俗的道路,这样或许是完成梦想的一条有趣之路。下面几种情况下,我们尽量不要去随大流,有些情况已经得到检验,有些可能永远得不到验证。


情况一、出国留学

 

曾几何时,留学是一种令人向往的事情。由于我们国家近代的落后,导致整个教育的落后,民国时期的一些留学生即便出现了方鸿渐这样的水货,还是有一批颇有成就的留学人员,这些人成为此后社会建设的关键骨干,并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领头人。这个时期,留学是奢侈的,并不是大多数人可以考虑的事情,真正让留学成为一种大众选择的事情,大概是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大多数成绩优秀的青年拿着各种奖学金去了西方发达国家,其中部分回国就业,多数都成了技术或者政府的骨干。应该说,90年代以前,出国留学所形成的资源优势是相当可观的,回国后的起点,以及得到的平台也是相当有价值的。


可是到了90年代中期,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有的学校,有的班级整体留学。任何情况下,当一件事情成为很多人(数量很重要)趋之若鹜的事情,这件事情的价值就迅速降低。事实证明,在很长时间内,90年代后期之后出国留学的大多数人并没有从事科学研究,或者选择回国,而是选择落地生根。大多数甚至不去获取博士学位,仅仅是硕士毕业就匆忙就业。这些选择在当时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放在更长远的尺度看,其中很多优秀的人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现在留学热潮已经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而是从高中开始。这种越来越热的留学潮终归带来的不会都是喜剧,更多的将是很一般的结局,有些可能会是悲壮的结局。人需要就业,也需要生活,但是其前提在于人需要能力。能力从两个方面来,一方面通过学校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两者都很重要,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毕竟求学是有期限的,而锻炼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想获得更好的能力,仅仅是上个好学校还远远不能完成个人的成长,一个有锻炼机会的平台很关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需要人的地方才是年轻人需要去的地方,只有这些地方才有机会锻炼,才有机会成长。因此,在现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中国环境下,不断地寻求锻炼,寻求个人能力的提高,才是正道,而不是名校,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


这种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的进行人生的规划是真正对自己负责的,盲目的跟着潮流走,最终可能会被潮流所抛弃。这个在日本和台湾都已经成为事实,建议想留学的家长和孩子可以参考,否则将来可能会后悔。


情况二、热门的专业

  

考上大学本来是件高兴的事情,但是专业问题是所有家长头疼的问题,每年高考季,我们这些在教育部门工作的人都成了朋友亲戚的免费咨询中心。大多数家长,不管是有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都觉得自己看不清楚未来。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够上个好专业,毕业后能有个好工作。想法是好的,但是实际上也是错的。因为没有绝对的好专业,也没有绝对的坏专业。相反,那些最热门的专业往往是坏专业,而那些看似冷门,但是社会未来必须的专业才是真正的好专业。


我们可以回顾历史,看看那些被糟蹋掉的所谓好专业有哪些。恢复高考的时候,上大学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时间不长,人们发现数学尽管是科学之母,但是就业并不好,只能当老师或者跟数字打交道的工作,于是数学成了没人问津的坏专业。而其他经济类的、计算机类的、语言类的等非常实用的专业成了真正的热门。可是好景不长,经济学和会计等专业由于人数过多或者太虚,导致严重积压,很多人不能很好就业。


微电子专业在中国直到2000年时还是个没人问津的坏专业,就是因为中国的基础差,相关行业凋零,不好找工作。但是造化弄人,社会毕竟是需要这门技术的,此后的很多年,微电子成为热门的专业。


数学作为无人问津的专业20年后,终于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因为大多数人发现,数学的价值不是仅仅用大学毕业是否能够就业来衡量那么简单,数学专业后续发展的后劲让很多人认识到其真正长远的价值。我的不少朋友的孩子大学选择了数学系,而很多大学的数学系成了学校数一数二的高分专业。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们大多数人的眼光往往只是用当下简单的外推到未来。这种外推的准确性在飞速并且非线性发展的中国来说,可靠性比扔色子还要差。这种对热门专业非理性的追逐只会浪费社会智力资源,也会耽误很多年轻人。从社会未来的需求出发,从人类最终的追求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才是正道。


情况三、时髦的工作


在中国,工作一直是一个人一生非常关键的选择,有一句老话说,男怕入错行。但是什么才是好工作?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得到认真的思考,在多数人看来,收入高,稳定,轻松,有前途,这就是好工作的评价。但是这些所谓的评价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参考价值,因为满足上面四条的工作不会有,也从来没有过。绝大多数工作只在某个短暂的历史阶段满足,并不能长期如此。


80年代以前,跳出龙门就是农村孩子的梦想,只要不当农民,干什么都行。高加林的人生就是如此。那个时代由于存在较大的农村城市剪刀差(当然现在看来,那时候城市人生活也并非天堂),向往城市的生活也就顺理成章。我们很多同学为了尽早的跳出龙门,避免挤高考独木桥,不惜在初中读6-8年以期望考取中专或者师范。他们当中不乏很多优秀者。从更长远的看,这种提前透支自己前途的做法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结果。很多同学即使读了中专或者师范,至今尚在镇子上工作,正常的收入也并不高。当然并不是说这些工作不重要,而是跟他们的实力相比,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并没有让自己未来的收益更大。还有很多人千方百计的挤进工厂,当一个光荣的工人阶级,但是90年代的下岗大潮让很多人的工人梦破灭了。此前的若干年,无数的年轻人去考公务员,跟当年去争当工人的形式如出一辙。这种只看当下的简单做法只会浪费个体的潜力。


实际上,任何一个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最终会形成不同行业的某种均衡,不可能存在一个显性的明显的剥削阶层(当然,如果存在,社会将陷入大麻烦)。如果这么去判断,那么最关键的不是现在什么行业最热,而是要看这个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才是年轻人选择的路线,而不是大多数人都去挤的路线。


情况四、风大的机会

 

在中国发展的最近40年中,由于社会发展快,导致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风口,现在流行一个俗语,风大的时候,猪都能飞起来。于是,当风大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顾自己的条件,盲目的去站在风口,有些甚至不顾法律的制裁。这其中包括传销,炒房地产,炒黄金,炒股票,甚至电信诈骗。在所有这些看似让很多人发财的机会中,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挣钱。传销只有策划人和少数高层挣钱了,可怜了那些被发财梦洗脑的人。炒各种资产本来是个人的一种投资行为,无可厚非,可是当一些本来可以有所作为的人迷茫在这些风口中,就是在浪费自己的实力去做无谓的牺牲。实际上,真正能够挣钱的人,一定不是靠炒,也一定不是靠欺骗,更不是靠违法的人,因为所有这些所谓的收益都显得既不可靠,也不会带来持久的幸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面的道还是要强调挣钱的合理性,不仅仅要合法。不合理的钱总会有不合理的理由失去。80年代的茶叶蛋挣钱并没有让一帮认真做事的科学家和医生放弃自己的职业。同样,即便今天遍地都是靠各种炒而挣钱的人,也不能说明这种结局就是合理的。毕竟上述所谓的机会大多数没有给社会带来真正的价值。用自己的努力给社会做出贡献,由此获得合理的回报,这条路似乎才是社会最终追求的。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因为没有站到风口而失望或者后悔,也不要因为站到了风口而觉得兴奋,从一个人的一生来看,幸福并不是由这些因素所定义。


情况五、流行的规则

 

中国的社会历来都是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即便是明规则也并不是那么简单。于是不管是科研界,还是社会其他行业,都流行各种时髦的做法,这些做法都是聪明的国人发明出来的。北大的钱理群说,中国目前培养出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就是说,很多人热衷于钻营当下流行的各种规则,似乎那些主动迎合规则的人获得了很多,但是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些人又何尝不会是走在自我摧毁的路上。有一个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不管你获得了什么,你有没有给社会付出同等甚至更多的回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是合理的,否则就不合理,不合理的东西如果长久存在,那就是这个集体出问题了,如果相信这个集体和国家还能长久存在,那就要相信不合理的东西迟早会退去。那些痴迷于各种游戏规则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扼杀国家发展的健康。从更深层次上说,也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堕落。

 

总的来说,人都希望顺应潮流,而盲目的随大流可能恰恰不是顺应潮流的体现,在更多的情况下,往往是那些看似不合时宜的人做的事情可能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才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脊梁所在。有时候我们需要冷静的看待潮流,更多的需要冷静的分析自己,找到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当我们为这个国家作出了贡献的时候,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报酬。



——————————————————————————————

作者:彭思龙(科学网博客)

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100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