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原创92
更新时间:2016-11-25

刚才,科学出版社的王老师告诉我,我和贺林院士主编的《前沿生命的启迪》印刷稿发到美幸的QQ邮箱了。我马上找到美幸,让她赶紧下载下来。


其实,这本书最初的名字不是这个。


2006年,我从刚退休的张惟杰教授手中接过为全校非生命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开设的“生物学引论”这门课。张教授告诉我,他在授课中邀请了生农医药各学院的著名教授来讲他们各自的研究进展,目的是在非生命专业中普及生物学知识,鼓励从事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交叉研究。根据张教授的意见,我在他给我提供的教师名单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老师。还根据每年的情况,适当改变授课教师,基本上做到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前沿性和代表性。


2014年,我将我们的教学实践情况总结了一下,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年圣诞节那天,正好是贺林院士上那个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下课后,我们聊了几句。他建议说,我们是否可以把所有老师的讲稿综合一下,出一本教材。我说好啊。课后,我就给所有的任课教师以及其他一些没有上过课的,但在各自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老师都写了一封信,把大家的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编写了一个大纲,问大家是否愿意参与编写,当时书名暂定为“生命科学引论”。我的提议得到了积极的响应。考虑到寒假期间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就把交稿时间定在了2015年暑假前。在此期间,我们又从学校申请到了教材出版基金。

书稿送到科学出版社以后,很快就通过评审并正式立项,但出版社觉得“生命科学引论”这个名字不够响亮,问我们是否可以给书起一个更响亮的名字。贺老师很快就建议说,就叫《前沿生命的启迪》吧。刚开始,我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绕口,好像“生命前沿的启迪”更好一些。但是仔细一想,贺老师的意见是对的,生命的启迪,前沿作为定语出现。假如是“生命前沿的启迪”,就是前沿的启迪,生命成了定语,这里的意思不太一样。书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在书稿去年10月底完成之际,我和贺老师开始构思“前言”。由于当时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交大校园里的树叶或红或黄,煞是好看。我漫步在铺满银杏叶的东川路上思索着,这秋天不正是生命当中最美好的时刻吗?大自然正以她特有方式向我们展现着一年一度的轮回,虽然植物的叶片在凋零,但取而代之的是硕果累累,也就是新生命的开始。我们有感而发,很想把前言写得更文艺一些,但总感觉力不从心,只好简单描述了一下秋景后,还是按部就班地叙述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和内容,最后感谢了一下为这本书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为了让这篇“前言”更丰富些,我们在校园里骑着自行车仔细寻找一个可以代表校园的风景。选择了几个地方以后,还是决定以逸夫楼前的红叶为主,信息楼作为背景,我按下了快门,好在那天蓝天白云,给这张照片增色不少(图1)。


1、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秋天一瞥


在这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曾经与复旦大学的一位老前辈谈过我们的构想,他说,这些“大腕”们写书风格不太好统一。但我却非常有信心,因为每位老师的课,我都认真听了。虽然大家的风格不一样,但我们可以通过最后的编辑让大家把风格统一起来。上课的时候,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各位教授的认真与付出,而是大家深入浅出,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自己对生命科学的感悟告诉每一位同学。这其实就是我们最大的风格。虽然各个章节独立,但全书却可自成系统,反映了现代生命科学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方面的探讨。书稿成文后,我们将书稿送给著名的生命科学教育家、《生命科学》杂志主编林其谁院士,请他帮我们把把关。林院士在百忙之中认真通读了全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更让我感动是,他为《前沿生命的启迪》热情作序。用贺院士的话说,他对本书进行了非常中肯的评价。


很多老师都说,现代生命科学就是要把生命的线拉得更长,就是要把生命这条线铸得更加牢固。拿我们通俗的话讲,就是要让我们更健康地活得更久,这其实就是我们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我和贺院士把这个意思写进了前言。为了更加突出,我还让学生帮忙画了一个类似的草图(图2)。


2、前言中的原图2


校对的时候,我觉得图中的主要元素来自于网上的一张图片,拉长DNA这条生命线的小孩来自于拔萝卜的小孩。我就从周围选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的头像,换掉了那个拔萝卜的小孩。其他从小到大的照片,又找了几个同事,要来了他们儿子从襁褓到少先队时期的照片。年轻人选了颜值非常高的卫东教授,但是,大家觉得他现在的照片看上去非常老成,让他翻箱倒柜地找到了结婚时候的照片。后面的中年人就用了贺院士和曾院士坐着的照片。这样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图3)。这也代表了本书的中心思想,生命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延长人类的寿命,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更高。当然,这里也体现了我们对自己子女的期待,出现在这张图片中的孩子们,父母都非常出色,他们自己学习也非常努力,将来他们一定会像贺林院士、曾溢滔院士一样,为科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3、前言中定稿后的图2,这也是《前沿生命的启迪》一书的中心思想



我将这张图片给了出版社以后,告诉责任编辑,希望这张图片能够出现在封面上,因为它表示了我们这本书的中心思想。


很快,美编就将他们设计好的封面传给了我,我们选择的设计样简单明快。但是上面的DNA太大了,也太真实了,真实的不像DNA了。我突然想起讲ENCODE的时候有一张图片还不错,我就将上面的字擦掉,翻了个个儿,又让张东把向前伸展的DNA弯了回来,放在了上面。在责任编辑的建议下,我们又把背景做得浅了一些,把上面的DNA和下面小姑娘拉的DNA链接了起来,这样就成为了一体(图4)。


4、即将出版的《前沿生命的启迪》封面


秋天又到了,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新生命诞生的时刻,望着银杏树上挂着的簇簇白果,我们感悟着生命的启迪。书终于放在了我的案头,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达。这本书共38章,洋洋洒洒近百万字。作者包括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农医药各个学院的30多位教授,其中有3名两院院士、1位中组部千人计划获得者,十几位长江学者。他们及其他们的团队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我再次为他们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想用林其谁院士为《前沿生命的启迪》写的“序”中的几句话作为结尾,同时,也为这本书做一个广告:


该书的作者聚集了两院院士、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基金”获得者等一大批最优秀的学者,以及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水平。


书中的内容既有诸如新医学等概念和对未来医学发展的展望,也有新的生物技术在医学、农业科学和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还包括了生命伦理学、转基因植物检测等大家关心的问题。


该书系统地反映了生命科学/ 医学各领域的方方面面,各章节的内容是各位作者科研工作的心得和体会,自成一体,因此,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要分开阅读。


衷心希望这本书能为生命科学的发展起一点促进作用!



本文作者:乔中东,分子遗传学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发育遗传科学系副主任,教授,上海市医学遗传研究所顾问教授等职。

文章来源:乔中东的科学网博客

————————————————————————————

文章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16948&do=blog&id=10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