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6月1日刊登的一篇报道记录了科技大会某天现场内的情况。
一名年愈七旬的院士发言说:"严格的网络监管,对我们搞科研的人来讲,损失是非常大的。其实通过国外的一些网站,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科技先进国家正在做什么,以及他们把科研成果转化到了什么地步。因此,是不是可以给搞科研的人一点特殊的方便?"
《中国科学报》记者并没有在文章中透露发言院士的姓名,而是接着描述了会场内的反应:“会场安静了1秒钟。突然间,掌声四起。坐在他身边的另一位院士接过话筒,高声地继续说道:‘在没有比较和认识的情况下,我们想走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面,想世界领先,我觉得是非常困难的。’”作者还描绘了其他院士对上述发言纷纷表示支持,“说话声越来越大,会场沸腾了。”
相信各位对上面的这一段已经很熟悉,媒体与科技界对此的评论主要从信息共享对科研重要性的角度展开。
或许更值得思索的是,从“会场安静了1秒钟。突然间,掌声四起”,以及“说话声越来越大,会场沸腾了”,这样会场情绪的跌宕起伏。
为什么在前面那位院士说完后,会场会“安静”,集体静默?在安静的那“一秒钟”内,与会者在想些什么?仅仅一秒钟后,为何又掌声四起,进而“说话声越来越大,”乃至“会场沸腾”?
先来看,为什么在前面那位院士说完后,会场会“安静”,集体静默?
一句话,想不到。想不到在这样的场合,竟然有人讲这样的话,完全出乎众人的预料。反过来也可以说,其它的发言等等基本上都在可以想得到的范围之内。本来平铺直叙的会,因此言一出而不一样。
再进一步分析,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拍案惊奇之类,大概也能起到“安静一秒钟”的效果,譬如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全场一惊,随后一片叫好。
科技大会上关于“网络监管”的这番话恐怕不是这种类型,而是不合时宜不符常理。所谓“时宜”和“常理”,意味着在科技大会上什么可以讲,什么不可以讲,可以言说的内容有明确的界定,有些想说而感到在这样的场合不可讲的话,则需要拦在一座堤坝之内。
那位院士的发言突破了界定,挑战了堤坝。这就是会场陡然静默的原因。
再来看,在安静的那“一秒钟”内,与会者在想些什么?笔者无缘参会,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不算妄加猜测吧。
捏一把汗。竟然有人敢在这场合说这话,还要不要……?
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中庸,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说得好!终于有人说出我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然而仅仅一秒钟后,掌声四起,进而“说话声越来越大,”乃至“会场沸腾”。这又是什么原因?
归根结底,那位院士实在是说出了众人想说而不敢说的心里话。心里话一涌而出,迅即冲垮了自己给自己在心中设定的堤坝,堤坝看似牢固,在心里话的洪荒之力冲击下仅维持了区区一秒,随即崩塌。
掌声四起,进而“会场沸腾”,这才是科技大会应有的“时宜”,畅所欲言,言科研以及社会发展之规律,这才是人心之“常理”。
这才是科学技术的春天。
有网友进一步评论说,彼时的会场是社会心态的缩影,这抽象的一秒钟何尝不是“开启民智”的群体夙愿的集体觉醒和共鸣?
然而,那神奇的一秒钟及随后的“沸腾”至今已几个月过去,转眼已是秋日。不知眼下网络监管如何?
笔者看到过这样一番话。转型成功地方的人共同的感觉是,转型前觉得遥遥无期,但是真的开始转型后如摧枯拉朽一般很容易,只有一小部分人不愿意,大部分人赞成;如同那“一秒钟”那么迅疾。
作者:吕乃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科学技术哲学、知识论。成果获中国图书奖和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应邀向各省市各级干部和中海油等企业,高等院校作近300场讲演,在多届全国民营经济创新论坛作大会主旨报告。
——————————————————————————————
来源:微信公众号(擎励中美直播室)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YwMDY0Mw==&mid=2652755378&idx=4&sn=de1a4ba1c388eef9438dc223bf58e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