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科学网头版看到一篇报道:“杨福家:只学答非学问是中外教育最大差距”,作者:韩晓蓉 来源:澎湃新闻 。
2016年7月23日,中国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杨福家现身上海奉贤中学,作为第七届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展示会的开幕嘉宾,与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近1500名优秀高中学生代表、150名教师代表以及来自50所高校的200多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分享了他的教育理念“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杨福家引用了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的一句话“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问愈透,创更新”,意即追求学问,首先要学会提问,不学会提问,不是真正的求学问。笔者看了这篇报道感觉问题并非如此一方面。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我想从几件事来讨论这方面问题。
学龄前儿童都喜欢发问,这是为人父母的都知道。在家庭,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听话,有的甚至说:你怎么这么多问题!有的不耐烦,甚至会骂上两句。
2.可邻天下父母心,都希望自己孩子有出息,成龙成凤。不惜花重金上课外班。一边喊减轻孩子负担;一边又为孩子增加学习负担。周六周日都在上课。
3.学龄前辅导班上小学一年级课程。小学辅导斑上初中课。初中上高中课,高中上大学一年级课。其结果会怎样?有多种倾向。有的在校觉得课程太容易,不愿听讲。有的学生觉得被老师关爱的同学,自己就是赶不上。老师如何应对不同状况的学生?
4.有的小学老师要求一年级下半年写日记。学生识字不多,写日记会给家长增加许多负担。
5.学生成绩好,受到老师关爱。相反受歧视,留校、扔作业本、挨骂、甚至个别挨打。特别有多动症的孩子,处境更难。一句话学校是学知识,按成绩考分,论好坏,学校评价体系也如此。
6.评价高中好坏是以考入北大、清华为荣,以录取大学名额为评价标准。这是媒体和广大民众趋势性看法。炒作高考状元是新闻热点。
7.有的学生年少出名,有优越感,总想争第一。那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争不到第一,反而患上精神疾病。
以上状况与教育有关,也不全是教育所致。
如何学问?如何教问?
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看上去简单,实际上不简单。我们在学校和社会上都经常遇到发问者、回答者。笔者说几件事:
问路。当别人向你问路时。你会感到今天问路人各式各样,大多数人不懂规矩。早年,人们问路称:“同志!请问……”。如今问路很少有人先称呼后问路,倒是直接了当问路。
2.不同的孩子发问,你会感到有的孩子问不到点子上,有的孩子发问像大人讲话一样,很老练,这是为什么?
3.在学术报告会上,有人提的问题让你感到太基础了,事先对报告人及专业特长不了解,提不到点子上。
4.在网络上,为什么专家、教授提问题的少之又少,是怕提错了,还是看不起网络文章?有的教授提的问题很有启发,很有水平,却无人光顾。管理员置顶的文章,有的“好看”,没有深度,没有余味可品!
5.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提的问题让老师回答不上来;有的学生提的问题让老师感到该生欠思考,不能举一反三!
6.同一道题,为什么有的学生只会按老师讲的方法求解?可是有的学生却能想出别人都没有的解法!
7.为什么现在期刊发表的文章,相当多的文章给出的创新点,就是改变参数,通过计算机计算,给出模拟结果,不经实验证实,出错了自己却不知错在哪里!
总之,学问是学习提问题的方法吗?创新来自哪里?是因为会提问题吗?显然不是。是提问题的人勤于思,其思维过人。会下棋的人都知道,有的人只想一步棋,有的人想几步棋。这与平时训练和所学知识有关。也有人以聪明论。
所以教育和个人自修学习,关键在于思考,思考包含对学习知识的复习、整理、感想,进而提出问题、质疑,或有新发现,有时是从知识对比中发现差异和问题,有时改换学科视角发现问题,也有灵感驱使。我们通常所说的会发问,不是提问题的方法,而是知识的积累、善于对事物的敏感观察,经长期自我训练培养了一种好的素质,才能胜过他人。央视播放的挑战不可能节目也充分说明这一点!
学问是学习思考的方法。教育关键是善于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我悟性。决不是填鸭子、灌输式教学。也不是教学生怎样提问题。以上是笔者浅见。
作者:都世民 ,男,1940年3月生,安徽省桐城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廿三所高级工程师。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系雷达专业。自1973年至今,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论文28篇,在国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论文和科技报告80余篇。由他及与他人合作编著的著作10余部。1997年获中国专利宽频带平面微带天线。
——————————————————————————————
来源:都世民的科学网你博客
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99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