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三年,数学学院青年学者聂天洋便完成了入职山东大学后从普通助理研究员到教授的跨越。如今的他,更是山大二级学院副院长。
2007年获山东大学理学学士,2012年10月获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12月获山东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学位。2013年-2015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担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2015年入职山东大学数学学院,2016年被聘为副教授,2018年被聘为破格教授,2020年入选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2021年入选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2022年独立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第十二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参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
在高校中,同样的职称晋升之路往往平均时长在10年以上。聂天洋教授的晋升之路为何如此“迅速”?
2007年和2012年,聂天洋在山东大学分别拿到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5年,结束悉尼大学的博士后生涯,聂天洋回到母校山东大学,在数学学院担任助理研究员一职。2018年,32岁的聂天洋正式破格成为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控制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的一名教授。2019年,他入选山东大学校内杰出人才体系齐鲁青年学者项目。2020年,他获得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我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对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这位年轻的数学学院副院长感慨道。回顾过去,聂天洋表示:进入山东大学,就得到了“早期支持装备加成”。在了解政策渠道不畅,科研启动经费不足,职称晋升通道拥堵,担纲机会少,事务性负担重,生活压力大等,这一系列青年教师面临的“成长烦恼”如何破解?山东大学通过2018年以来首轮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了有力回答。进入山东大学后,聂天洋就获得了山大为青年教师提供的科研“第一桶金——专项培育基金,包括有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学者未来计划”经费、人才专项基金,还配备了学术导师,并加入领军人才团队。学校青年人才培育政策更是成为了青年教师聂天洋的“助推器”:
在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项目申报中提高青年人才推荐比例。
此外,山东大学还构建了助推青年学者发展的科学评价机制:
多样化成果评价:增加专利、教材、教研成果、行业标准等建立优绩优酬的分配制度:注重质量贡献、设立突出成果奖在重点领域单独制定评价标准、单列岗位指标、单独评审
聂天洋并不是个例。当前,正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选择加入山东大学,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正在山东大学脱颖而出。目前,学校支持期内的齐鲁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学者814位;40岁以下正高级专任教师495位、35岁以下副高级专任教师341位,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比例已达57%,青年人才逐渐成为山东大学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为持续吸引、留住、用好青年人才以及各类人才,山东大学一直走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路上。打破不适合人才成长发展的制度壁垒;不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强国建设的人才资源愈加强大。在强国路上,山东大学将肩负起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一流人才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书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