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预算30亿,毕业生组队住“鬼城”,这所有钱又低调的“土豪”大学,早就不该是双非了…
更新时间:2023-02-12
在广东,有这样一所高校:

2022软科中国大学“双非”高校排名中,它位列全国13

在全国大学排名中,它占据主榜第102名,其中国际竞争力排名57资源排名97

堪称是“低调搞大事”的楷模。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348.png


这所学校,就是广东工业大学

为何广工一个非211、985的高校能拿到这么高的名次?

原因只有两个字:

有钱

01.广工有多有钱?


众所周知,科研经费是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学术研究实力的核心指标,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最基础的经济保障,也是全球主流世界大学排名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换句话说,经费的多少,决定了高校的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

先看一下历史数据:

有人统计了2008年-2017年的内地高校科研经费TOP50,之后发现:

在前50名里有36所211及省部共建高校。其中,有28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这是国家在经费方面,对重点院校的政策倾斜

每年大约有70%左右的经费会划分给211高校,而剩下的2000多所高校只能瓜分剩下的30%。

在非211的其他本科高校中,科研经费增长最快的,就是广东工业大学。由2015年的第22名,先是升至2016年的第4名,直到2017年排名第1。

可谓是三连跳。

而在今年,由软科统计的全国近200所地方高校中的预算经费排名中,超过30亿元以上的地方高校只有8所,其中,就有广东工业大学:30.78亿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351.jpg

作为对比,可以看看北京部分高校的预算:

北京工业大学仅有31.48亿,而首都医科大学只有22.03亿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354.jpg

广工的“豪”,可见一斑。

02.广工人有多会玩?


广工人骨子里流淌的,始终是对建筑和土地的热爱

这种热爱不仅限于学校,也包括校外。

有一个叫做“二打六”的小团体,专门睡国内的各种“鬼城”

大量烂尾楼,空置的别墅区、荒废的度假村、废弃的老市中心……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357.jpg

他们会去那里短住,在那里生活,做饭、煮茶、谈作品、弹吉他,玩游戏

在那里搜集一些物件,当做自己创作的素材快讯来源;

有的时候,也会拓印一面墙,用自己的方式,带走属于那里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400.gif

他们走遍全中国60多个鬼城,然后办了一场展览,门票只有9.9。

展览内容,是他们从鬼城里带回的记忆、物件和自己的作品。

门口没有检票员,只有一个二维码。

这个好玩,敢玩的小团体,就出自广东工业大学。


在采访的时候,他们说:

“二打六”是粤语方言,小角色、无厘头的意思。

“我们这样一群无关紧要的人,想尝试去做一些触动社会的事。”

不得不说,这句话,真的很有广工的风范。

虽然知名度不是很高,虽然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但依旧努力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尽己所能。


03.不忘初衷,大展宏图


广工人对土木的爱,是发自骨子里的。

土木工程是广东工业大学最早创办的专业之一,至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


在2004年和2009年,先后获批“广东省名牌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之后又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一流课程1门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

作为王牌专业,广工的土木工程专业理所应当地享有更多的优势。比如,建设有“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

而学院的毕业生也基本都进入了中建集团、中铁建设集团、广东省建工集团、广州建筑集团总公司、广东省市政设计研究院、恒大、雅居、碧桂园等著名企业。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有钱,还是没钱。

广工从没忘记自己的本分,广工人始终坚持以自己的方式,热爱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每一栋建筑。

由广东工业大学主办的第六届土木建筑与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ASE 2022)定于2022年5月20-22日召开线上会议。


重 要 信 息

大会官网:www.iccase.org

大会时间:2022年5月20-22日

大会地点:中国 · 广州(线上会议)

二轮截稿日期:2022年5月13日

审稿反馈:投稿后1周内

收录检索:EI Compendex、Scopus、Inspec


会 议 简 介

第六届土木建筑与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ASE 2022)由广东工业大学主办,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AEIC学术交流中心承办,并定于2022年5月20-22日召开线上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土木建筑”、“结构工程”、“建筑材料”、“结构抗震”、“监测检测”、“岩土工程”、“地下空间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会议旨在为土木建筑、结构工程、建筑材料、结构抗震、监测检测、岩土工程,地下空间工程等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通过研讨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


组 织 单 位

主办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承办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AEIC学术交流中心

协办单位:

广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山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城建学院、内蒙古大学、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长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广西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河北工业大学、河海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湖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安徽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深圳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许昌学院、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大 会 主 席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405.jpg

李丽娟 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

李丽娟,女,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广东省人大常委、民盟广东省委副主委、广东省土木工程优势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广东省建筑业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建筑节能技术、工程材料本构模型、结构非线性分析。先后主持7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4项。参加研究课题36项。出版英文著作(含章节) 2部、英文编著2部、中文教材3本。发表期刊论文250余篇,会议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91篇,ISTP收录35篇,中文核心期刊108篇。获得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软件著作版权8项、发明专利多项。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70余名。

滑动浏览文字



学术委员会

主 席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408.jpg

刘锋  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

刘锋,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

1987年、199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晋升教授;2001年至2002年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出国培训部进修德语;2002年至2003年在德国Hannover大学、意大利Padova大学做访问学者;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力学教学教师、2009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2014年被评为广东省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项,主持完成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主持完成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三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0余人。

滑动浏览文字


成 员

白   冰,教授,北京交通大学

白晓宇,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

白玉磊,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

包小华,教授,深圳大学

毕    骏,博士,南京工业大学

曹文贵,教授,湖南大学

曾长女,教授,河南工业大学

查甫生,教授,合肥工业大学

陈锦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陈科平,副教授,中南大学

陈    锐,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陈晓平,教授,暨南大学

陈兴周,教授,西安科技大学

谌文武,教授,兰州大学

崔春义,教授,大连海事大学

戴北冰,副教授,中山大学

戴国亮,教授,东南大学

丁选明,教授,重庆大学

董友扣,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杜秦文,副教授,长安大学

杜延军,教授,东南大学

杜昱民,副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

樊天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冯德銮,讲师,广东工业大学

冯   永,教授,河南工业大学

高红梅,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龚维明,教授,东南大学

龚   星,讲师,广东工业大学

顾   凯,副教授,南京大学

郭   伟,教授,天津大学

郭永昌,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郭院成,教授,郑州大学

何    欢,副研究员,东南大学

姬   建,教授,河海大学

姜   彤,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姜   燕,副研究员,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蒋   冲,教授,中南大学

蒋明杰,讲师,广西大学

孔纲强,教授,河海大学

孔   亮,教授,青岛理工大学

寇海磊,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李地元,教授,中南大学

李家乐,副教授,河北工业大学

李锦辉,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李丽华,教授,湖北工业大学

李连祥,教授,山东大学

李卫超,副教授,同济大学

李   霞,教授,东南大学

李雨润,教授,河北工业大学

李元海,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梁发云,教授,同济大学

梁仕华,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林    航,教授,中南大学

林沛元,副教授,中山大学

林宇亮,教授,中南大学

刘    超,副教授,广州大学

刘东海,教授,天津大学

刘    海,教授,广州大学

刘俊伟,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

刘凯文,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

刘清秉,副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

刘    润,教授,天津大学

刘先珊,教授,重庆大学

刘勇健,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卢萌盟,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罗从双,副教授,河南城建学院

罗庆姿,讲师,广东工业大学

吕建兵,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梅国雄,教授,河海大学

木林隆,副教授,同济大学

裴华富,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任非凡,副教授,同济大学

任    翔,副教授,西安科技大学

石修松,教授,河海大学

史宏彦,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史江伟,副教授,河海大学

苏   栋,教授,深圳大学

孙立强,副教授,天津大学

唐   亮,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苏   雷,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

童立元,教授,东南大学

汪亦显,副教授,合肥工业大学

王成华,教授,天津大学

王东星,教授,武汉大学

王    栋,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王    磊,副教授,安徽理工大学

王婉莹,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王永洪,教授,昆明理工大学

温    勇,副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吴文兵,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吴    扬,副教授,广州大学

吴永红,教授,昆明理工大学

肖    扬,教授,重庆大学

徐志军,教授,河南工业大学

许    江,教授,重庆大学

许振浩,教授,山东大学

薛翊国,教授,山东大学

闫长斌,教授,郑州大学

颜荣涛,教授,桂林理工大学

杨滨滨,讲师,许昌学院

杨光华,教授级高工,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杨俊杰,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杨明辉,教授,湖南大学

杨尚川,讲师,西南交通大学

杨雪强,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杨忠年,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

杨仲轩,教授,浙江大学

易江涛,教授,重庆大学

原俊红,副教授,内蒙古大学

袁炳祥,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张春顺,博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张   浩,讲师,上海师范大学

张建龙,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张景科,教授,兰州大学

张俊文,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张丽娟,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张燎军,教授,河海大学

张   玲,副教授,湖南大学

张明义,教授,青岛理工大学

张乾青,教授,山东大学

张素磊,教授,青岛理工大学

张    巍,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

张小玲,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

张亚国,副教授,长安大学

张拥军,教授,青岛理工大学

仉文岗,教授,重庆大学

赵    衡,副教授,湖南大学

赵燕茹,副研究员,深圳大学

郑    刚,教授,天津大学

周德泉,教授,长沙理工大学

周    峰,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周海祚,副教授,天津大学

周    航,研究员,重庆大学

朱其志,教授,河海大学

庄海洋,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庄    妍,教授,东南大学

邹新军,副教授,湖南大学

滑动浏览文字


组织委员会

主 席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411.jpg

郭永昌  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

郭永昌,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广东省高性能新型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高性能结构与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千、百、十" 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结构疲劳与断裂理论及实验技术国际学术会议(FFTE2018)组委会秘书长,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复材结构学术研讨会(2019) 组委会共同主席,2019全国实验力学研讨会(广州)组委会共同主席。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等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广州市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省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委托的横向科技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38篇,EI收录65篇。获得发明专利5项,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版权2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二等奖各1项,广州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研究方向:复材新结构及加固理论、新型环保建筑材料。

滑动浏览文字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414.png

袁炳祥  副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

       袁炳祥,男,博士(后),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青年百人A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广东省、陕西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桩基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红层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土的本构关系及强度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SCI期刊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青年)、中国博士后基金2项(特别资助+一等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项目等十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SCI论文20余篇,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



滑动浏览文字


成 员

曹旭东,高级工程师,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陈兴周,教授,西安科技大学

林沛元,副教授,中山大学

刘   超,副教授,广州大学

刘   海,教授,广州大学

罗从双,副教授,河南城建学院

罗庆姿,讲师,广东工业大学

任非凡,副教授,同济大学

宋   杰,高级工程师,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王婉莹,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王永洪,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

温   勇,副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吴   扬,副教授,广州大学

徐志军,教授,河南工业大学

杨雪强,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原俊红,副教授,内蒙古大学

滑动浏览文字


特 邀 嘉 宾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417.jpg

陈湘生,教授/院士/外籍院士

深圳大学/中国工程院/俄罗斯工程院

 隧道与地下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殊岩土工程和建井工程著名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

 先后在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77级”,建井工程)、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柏林工业大学(师从德国著名教授Eischmir教授,隧道工程)、鲁尔大学(师从国际地层冻结协会前主席H.L. Jessberger教授,人工冻土力学)、剑桥大学(师从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前主席、著名土力学专家Andrew N. Schofield教授,寒区岩土工程)和清华大学(师从濮家骝教授,岩土工程;在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学习或访学。

 毕业后先后就职于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北京中煤矿山工程公司)1982.02-2001.01),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01.02-2018.02),2018年3月加盟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现任该学院院长。

       40年来他先后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60余项、主持完成总投资超过1670亿人民币的国家或省级重大工程项目6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次,省部级奖励14次,詹天佑土木工程奖4次、茅以升工程大奖1次,获第三届中国优秀科技创业奖。出版专著9部(独著5部),在国内外正式发表论文100余篇。


滑动浏览文字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419.jpg

姚仰平,教授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贴获得者,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馆长,士嘉书院院长,昌平区政协副主席。

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讲本科生课程《土力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主讲研究生课程《高等土力学》被评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

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本构关系及强度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第18届黄文熙讲座主讲人。《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工业建筑》等学术期刊编委。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2011年关于超固结土本构模型的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编写《土的本构关系》、《土力学》、《高等土力学》等专著及教材9本。 


滑动浏览文字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421.jpg

杨光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院


     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水利水电工程),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广东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水利厅首席科学技术顾问。

杨光华长期从事岩土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获得6项省科技进步奖,其中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茅以升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青年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首批部级人选、广东省南粤百杰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等。是我国岩土工程最高水平讲座—黄文熙讲座第24讲主讲人。

     担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岩土工程学报》和《岩土力学》等编委。在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兼任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和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及土的强度与本构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广东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等。

在土的本构理论、深基坑工程、地基基础、边坡分析等方面开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学科发展和行业进步。

     参与或主持了几百项工程科研、设计和咨询项目,包括三峡工程二期深水围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广州地铁和东深供水改造工程、飞来峡水利枢纽等重大工程的科研;作为专家组组长参与了广州康王路隧道塌方、佛山地铁事故、汶川地震水库震损等应急抢险和事故调查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编广东省地方标准2项,参编、审查广东省、深圳市等地方标准多项。培养毕业博士、硕士40多名。



滑动浏览文字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423.jpg

谌文武,教授

兰州大学

谌文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兼职有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古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物保护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工程,承担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或子课题9项,横向课题5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授权发明专利7件,参编土遗址保护国家技术标准1部、行业技术标准1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滑动浏览文字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426.png
梁发云,教授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梁发云,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主任,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获得者。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理事以及《岩土工程学报》和《中国公路学报》编委等学术兼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973计划子课题和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各1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4项,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育才奖、同济大学“立德树人”优秀教师奖等教学奖励。

滑动浏览文字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428.png

于清亮,教授/副院长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

     于清亮,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兼职副教授。国际SCI权威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编委,Journal of Sustainable Cement-Based Materials副主编,Materials编委。主要从事:(1)水泥基材料基础理论及微结构调控研究;(2)先进混凝土结构材料研究(纳米改性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轻质混凝土);(3)极端态混凝土结构材料耐久性能研究。近10年来主持或重点参与荷兰自然科学基金、欧盟基金项目及企业联合科研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中荷合作国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项目一项。目前主持武汉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企业产学研联合科研项目等课题研究。截止到目前共申请3项发明专利,发表研究成果专著(章节)3部,130余篇期刊论文(其中含115篇SCI期刊论文),9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


滑动浏览文字

(嘉宾持续更新中)



征 稿 主 题

1、土木建筑

2、结构工程

3、建筑材料

4、结构抗震

5、监测检测

6、岩土工程

7、地下空间工程

查看更多“征稿主题”


论 文 征 稿

1、EI会议论文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由会议论文集出版,并提交至EI Compendex、Scopus和Inspec。

投稿方式:

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投稿,请将稿件全文(WORD+PDF)上传至艾思投稿系统

注意:论文不得少于5页,会议论文模板请前往会议官网下载;

本次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可联系会议秘书。

2、SCI期刊推荐

额外征集优秀论文,按SCI期刊论文要求审稿,直接推荐至包括并不限于以下SCI期刊发表

1、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SSN: 2077-1312,IF=2.458)

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otoenergy(ISSN: 1110-662X,IF=2.113)

3、Soft Computing(ISSN: 1432-7643,IF=3.643)

SCI期刊投稿方式:SCI论文请用word (.doc) 格式投稿,排版暂无严格要求,通过审核后,将给出论文模板。支持线上一键投稿。*投稿备注“L282”可获优先审稿权。


参 会 方 式

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报名参会,请点击【艾思报名系统】

1. 作者参会:提交全文,一篇文章可有一名作者免费参会,可申请口头演讲及海报展示。

2. 听众参会:只参会听讲,不参与演讲及展示。

3. 海报展示:提交彩色A1海报,内容主要为论文概要。

4.口头报告:申请口头报告,报告时间为15分钟。


会 议 安 排

1、受疫情影响,第六届土木建筑与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ASE 2022)调整线上视频会议(依然保留主讲报告、口头报告及海报展示环节)。具体会议日程及线上会议操作将在之后通知各位已报名的参会学者。

2、报名参加线上会议后,亦保留一个参加之后其他AEIC学术交流中心举办的线下会议名额。


联 系 我 们

大会秘书:凌老师

大会官网:www.iccase.org

咨询邮箱:ICCASE@yeah.net

手机/微信:13902297125

微信图片_20220517104431.png

凌老师微信


欢迎关注AEIC,做你的掌上学术会议库


内容校对:凌   敏

版面编辑:黄金霞

版面校对:吴思思

二维码图.jpg


相关阅读
刚刚!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名单!(附两轮名单下载)
2022-02-14
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出炉!
2023-03-28
第一档! 首轮“双一流”成效评价已公布!四川大学率先发布建设成效
2022-02-23
你清高,风头都是你出!期刊三兄弟,大哥吃尽红利,发展为领域TOP1,二弟三弟销声匿迹……
2022-03-25
重磅!中国科学院院士,任深圳大学新任校长!
2022-02-23
宇宙的尽头不是考公了???国外知名大学硕士舍弃公务员岗位,跑来中国读博......
2022-03-25
453人伤亡,俄罗斯和乌克兰,何以至此?
2022-03-25
论文观察 | 即将被Science撤稿,“明星”论文数据造假,百万科研经费打水漂
2022-02-23
活久见,学者与纪委开撕!中国学者因学术纪委同步其撤稿信息,下场撕逼怒喷“国粹”!
2022-03-30
比肩浙大,全国首批211高校,校名却被空置12年。这所高校终于要重建了?
2022-04-15
刚刚!2023中科院期刊预警名单来了!(附2021/2020预警名单)
2023-01-31
院系大调整!这所百年名校,又有重大变化
2022-09-21
期刊界的“黑手党”:曾影射克林顿丑闻,发表奥巴马文章,如今它被捧上神坛!
2022-02-23
果然六朝古都,野猪都上985,高校:那是我们的知名校友……
2022-04-15
中国最硬气的大学,粉红色
2022-09-26
这!也!行?Nature大子刊被曝无理由拒稿,随意更改作者名单,号称领域第一却专做荒唐事......
2022-03-15
极大关注!Nature子刊论文一作与读者唇枪舌战16个回合,通讯作者不胜其烦下场开撕……
2022-03-25
突破!浙江工业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发Science
2022-02-23
突然爆红!这所双一流因一名年轻导师获赞无数,学生:谁说我校名不副实?
2022-04-11
教育部副部长,调研16所高校!
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