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教师招聘无人报考,这事火了。
厦门市翔安区教育局发布关于公开招聘骨干教师(2024年4月)取消及减少部分岗位的通告,解释称“资格初审通过人数与岗位拟聘人数的比例达不到3:1的,原则上应减少该岗位拟招聘人数或取消该岗位招聘”。因此这次取消了11个岗位的招聘,减少了6个岗位的招聘。
取消编制的教师岗遇冷
教师岗竞无人报考?究其原因,是其教师招聘采用聘用制导致少人报考,从而不得不取消及减少部分岗位。
据公开消息显示,厦门市翔安区公开招聘骨干教师,其中写明“本次招聘的教师实行参照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管理。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住房货币化补贴等方面均参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按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同等标准执行。”
简单来说,所谓的“参聘制”就是指教师不再纳入编制,而是采取和合同制管理。
一时间,“公办中小学教师招聘没有编制”的话题引起讨论。
有网友惊讶:“铁饭碗都不铁了?!”
有网友担忧:“教师是个脑力密集型行业,一旦打破铁饭碗,变成临时工,将会导致报考的人数大大减少,优质师资流失。”
为何要实行教师编制管理改革?
近些年来,受城镇化推进、生育政策调整和新课程实施等因素影响,城镇中小学普遍面临教师总量性缺编难题。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师资博士后王爽、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善槐在2023年发布了《人口变动新形势下义务教育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研究》的论文。
其中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义务教育教师编制配置难以适应学龄人口变动带来的师资需求变化,出现了“无编可用”、“超编超员”、“超编缺人”“空编不补”等供需失配现象。
此外,于财政而言,公务人员(包含非在编)报酬支出严重过高,财政压力与日俱增;于人口而言,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只有902万,比10年前少了将近1000万;于师资而言,2023年我国专任教师人数为1891.78万人,教师资格考试报考人数也达到了1144.2万人次,十年间增长了65倍,“师资过剩”问题不容忽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教师身份制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图源:摄图网
取消公办中小学教师编制可不可行?
其实,从后来厦门市翔安区教育局以及媒体公布的信息来看,参聘制教师的待遇并不算差。
除了没有编制,包括工资福利、五险一金、住房补贴等等,和事业编在编人员的待遇完全一致。但是厦门教师招聘之所以会遇冷,其实还是社会接受度的问题。
取消公办学校教师编制,无疑会带来一系列的变革。从积极的角度看,聘用制能够增加教师队伍的流动性,从一定程度保持了教师队伍的活力。同时,这也为学校提供了更大的用人自主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教师配置。因此也是一种创新性的招聘方式。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取消编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最直接的担忧就是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研究论文解释,实行教师岗位外包管理可能面临教师法律身份和管理“双轨制”风险,取消编制管理和实行合同制可能出现中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风险。
一旦失去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教师可能会因为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而选择离开,从而导致优秀师资的流失。此外,同工同酬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编内编外教师待遇差异过大,不仅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还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公平感。
教师制度改革,不可盲目突进
《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研究》认为,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既是师资配置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事业单位编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教师编制配置应兼具三重价值效用:满足学校高质量教育教学需求,提高教师编制使用效益,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此,应以综合改革思维推动教师编制动态调整,充分发挥教师编制的最大效用,推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应该如何寻找解决方案呢?首先,优化编制管理是关键。这包括建立更加科学的编制核定标准,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同时,还需要建立跨区域编制流通机制,打破地域限制,实现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探索编内编外教师并行制度也是必要的。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在保障编内教师权益的同时,也为编外教师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待遇。通过同工同酬、同等晋升机会等措施,激发编外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研究者也建议,科学的编制核定标准是保障编制配置充足的前提。为了满足高质量教育发展需求,应充分考虑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学校的师资配置需求,建立“基本编制+机动编制+附加编制”的编制核定标准体系。其中包括科学构建基本编制测算模型,系统研判机动编制岗位需求,合理设置附加编制配置标准。
参考资料:
【1】王爽,刘善槐,毋锶锶. 人口变动新形势下义务教育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23(6)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研究、知乎微博等,由AEIC学术交流中心原创撰写。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