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一年来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效。
其中提到,过去一年,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登上80亿元台阶,创历史新高。以第一单位且(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CNS主刊论文20余篇。新获批牵头组建3家、参与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2项,获评中国专利金奖1项。连续三年在科技部财政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中获高校第一。
会上还提到,学校首届“强基计划”学生也迎来本研转段,89%的学生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其中本专业领域深耕人才占比约八成、交叉创新领域人才占比约两成。
浙江大学依托重大科研平台,在混合班、求是科学班等培养平台启动了本博贯通试点项目,为两批共百余名学生构建“一生一案”的长周期培养方案。发布会现场,竺可桢学院常务副院长葛坚列出一组数据:目前,竺可桢学院本博贯通长周期培养的学生占比近50%;浙江大学还遴选了30名对涉农学科具有浓厚兴趣且立志未来从事涉农学科研究的优秀本科生,成立整建制本博贯通的新农科实验班。
2023年,浙江大学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1门,陆续建设7个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重点支持博士生在医工信交叉等前沿领域的原创性攻关;在航空制造、高温合金、集成电路等领域设立150个培养项目;毕业生赴国家重点领域、重要央企就业人数,以及本科毕业生海内外深造率均显著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上,过去一年,浙江大学发挥“龙头”作用,服务支撑浙江“双一流196工程”,深度参与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甬“双城记”建设。新增与地方共建校地联合研究机构近20家,与龙头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200余家;引进高水平科技人才3000余人,校企协同完成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系统300余项;连续三年获中国专利金奖,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此外,浙大技术支撑建成中国首套万吨级工业化聚烯烃弹性体(POE)生产装置,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牵头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建立“高等院校+高层次科研机构+企业”协同育人的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联合攻关、产业孵化协同发展,不断支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深度学术搜索,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