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国字号”新大学,要来了!
发布时间:2023-07-31

7月28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有关情况。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提到,文物保护学科体系逐步完备,列入“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13家高等院校的考古学博士研究生指标增加57%,“文物”“文物科学与技术”等学位设置取得很大进展,文化遗产大学的筹备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2023年3月,关于设立中国文化遗产大学的构思在全国两会期间引起关注


国字号1.jpg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人民网的专访中表示,今年2个提案,一个是《关于设立中国文化遗产大学的提案》。作为文物资源大国,我国尚未建立与丰富的文物资源相匹配、与繁重的文物保护任务相协调、与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议有关部门评估论证成立中国文化遗产大学,培养文物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实践、行业治理与行政管理等专业人才,为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另一个是《关于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加大文化遗产分量的提案》。文物和文化遗产具有穿透历史、关照现实、直抵人心的特性,是沟通民意、争取民心的有效方式。建议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合作的分量,健全文物国际合作机制,扩大文物国际发展合作规模,支持文物和文化遗产合作深度融入国家外交大局,促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做实做强。


作为一个专业方向,国内不少高校近年来已经设立了文化遗产学等相关学科。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官方微信公众号2019年就曾刊文介绍,文化遗产学是一门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涵盖了针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的文化遗存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西北大学等高校还建有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官网介绍,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发端于1938年对张骞墓的调查发掘,1956年,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的统筹指导下,西北大学设置全国第二个考古学专业,1989年设立全国首个文物保护技术专业,2008年率先开设文化遗产管理方向。考古学科现为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本文来源于央广网、澎湃新闻

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