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太太不容易了。
长春师范大学计划于2012年动工的新校区,终于在11年后,迎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上周,长春师范大学举行了建设一期工程基坑开挖仪式。
新校区的建设,终于开工。
按照最初的计划,这个校区应该从2012年开始建设,2015年全面竣工。
然而,好事多磨,学校最初选择的地址不够合适。
直到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的易地新建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才获得吉林省发改委的审批。
与此同时,也公布了新建项目的具体位置:位于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开发区,东至盛北大街,西至北远达大街,南至地理路,北至博盛路区域内。
审批通过五年后,也就是在2022年的一月,长春师范大学易地新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式颁发。
值得一提的事,长春师范大学此次属于易地建设项目,即在建设完成,学校搬入后,原校址将不再保留。
长春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官立师范传习所”,也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开端。
1920年,学校更名为“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我国第一本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物《秋声》就是从这里出版的。
从这一年起,无论校名几次更改,校址几次迁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它永不改变的办学之本。
学校如今的历史文化学院,前身是长春师范学院的历史系,从1981年开始招生。学院中的史学科被评为吉林省重中之重特色优势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满语)也在2015年申报成功,成为了国内唯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院十分看重民族特色与历史传承,设有东北亚历史文化研究所、萨满文化研究所、满族文化研究所、东北抗战史研究所、池田大作文化研究所五个研究机构。
“明德树人,守正出新”的风气,实践“学无止境,行为师表”的校训,一直引领着长春师范大学不断向前。
相信,他们在搬入新校区,获得更广阔的校址后,也能做出更多的成绩,让历史人文能够更好地在这片土地上流传。
如今,人文学科正在互联网+的新世纪中寻求新的出路。
无论是学校还是学者,都在学习以互联网为武器,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发展自己的学术研究。
这是一条崭新的路,需要更多的学者一起交流,共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