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学拆分,很多人会想到中央国立大学,南京大学等等。
但在北方,有这样一所高校。
从1951年开始,它有多个专业被拆分,并入其他院校。这些院校,很多都成为了如今的211和985。因此,这所学校被称为“工业大学之母”。
前几年,它还因为实力过于强大,被列入了被美国制裁的“实体清单之中。
这所学校,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
01. 建校
哈工大的建校史,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坎坷。
1920年,为了给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开始筹建。筹建之初,学校只有铁路建设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学科,学员也只有103人。采用的还是俄语教学。
两年后,学校更名为中俄工业大学,之后再次更名为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校,由东北政府国民教育部总长刘哲任校长,张学良任校理董事会主席。
好景不长,1935年,日本入侵东北。
哈工大被日本人接管,改为日语授课,办学方式,校长及学校名称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更改: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沿用至今。
十年后,“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哈工大改为由中苏两国共同管理,办学机制,授课语言再一次随之改变,学科也随之壮大。
之后,哈工大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也迎来了自己被不断拆分的痛苦时期。
02.拆分
1951年,首次专业调整。
哈工大与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北洋大学的航空系一同并入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1952年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与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的航空系合并,建成了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次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矿山系的矿区开采专业和其他院校相关专业一同并入东北工学院,也就是如今的东北大学。
9年后,根据高等教育部通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发电厂电力网及其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3个专业的教职工、学生及教学设备等整体援建北京电力学院,后又有发电、电自和高压的10名研究生转入成为北京电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65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分校(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专业和北京机械学院的焊接工艺及设备等专业整建制迁入甘肃工业大学。差不多40年后,甘肃工业大学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成为了兰州理工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
1985年1月26日,哈工大与威海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创建哈工大威海分校协议书,建立了“哈工大威海分校”。
15年后,深圳市政府又与哈工大签订市校合作办学快讯协议,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据说,全国有近30所院校与哈工大有所关联。
03.强者恒强
即使多次援建和拆分,哈工大身上的标签依旧耀眼。
985.211,双一流,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重点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9联盟”、卓越大学联盟”......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在百年电气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例如我国第一台旋转电机保护避雷器、第一台表用和钟用步进电机等。
本部如此,分部也是如此。
威海校区设有43个本科专业(含9个新工科专业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校本部共享27个博士点和39个硕士点;曾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都属于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电力电子技术等多个学科都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其实,回顾哈工大的建校史,这一百年多的时间里,它确实做到了校训中所说的“规矩严格,功夫到家”。
无论经历什么事,它都没有忘记踏踏实实的研究学术,本本分分地守好自己的规矩。
这也是值得每一位学术人向它学习的地方。
无论世界如何,都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踏实工作,开放交流,让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去面对一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