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学人心目中的“三大刊”我们已经分享了两期,从“不以影响因子论英雄”的JACS到“用三十年完成逆袭”的AM,都是励志的榜样,而今天介绍的这本期刊,不仅经历了影响因子骤降,还遭遇了十多位编辑集体辞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近“三大刊”的第三刊——《德国应化》。
不断更名的百年名刊,竟是70年代才有了英文版
期刊创刊于1887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是GDCh(the Gesellschaft Deutscher Chemiker;德国化学会)的官方期刊,也是化学领域的权威期刊之一。
从1887年创刊至1947年的短短六十年间,《德国应化》就经历了两次易主以及四次更名,分别为:Zeitschrift für die Chemische Industrie(化学工业),Zeitschrift für Angewandte Chemie(应用化学杂志),Die Chemie,最终才有了我们现在熟知的Angewandte Chemie,在德语中的含义为:应用化学,所以我们习惯称为:《德国应化》。
而它的发行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在二战期间,颇为坎坷。从1945年4月到1946年12月,停止出版。到了1947年,也就是更名的这一年,才恢复了出版。
创刊以来一直以德文发行,直到1962年,傲娇的《德国应化》才打算走出国门,于是发行了英语版,以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缩写为Angew. Chem. Int. Ed. Engl.)的形式推出,并且单独计卷,在主编Peter Gölitz的努力下,终于开始迈向世界级化学类顶刊。
随着第37卷(1998年)的开始,"in English "从期刊名称中删除,终于迎来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期刊名——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改)。
德文版引用次数失效,影响因子骤降
一直以来,《德国应化》都被拿来与JACS比较,因为这两本期刊都关注与化学领域相关的所有研究,出版的范围都包括综述,评述,通讯等。非要找出与JACS的不同,那就是《德国应化》没有Article,而且内容更加紧跟热点。但有一点跟JACS如出一辙:不拿影响因子当回事(小声说:JACS更胜一筹)。
但是有意思的是JACS和AM的影响因子都是一路飙升,而《德国应化》作为声名显赫的百年老牌期刊,影响因子却在2013年从2012年的13.734一下降到了11.336,后续更是用了整整八年时间才恢复到2012年的水平。
近十年来德国应化的影响因子
为此,德国化学家,时任《德国应化》主编Peter Gölitz专门写了一篇社论来分析影响因子下降的原因。
Peter Gölitz在文中提出,因为汤森路透社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科学引证报告)从2013年开始,只认《德国应化》英文版本的引用次数,而德文版的引用次数全部无效,再加上发文量的逐年上升,结果2013年的影响因子就出现了骤降。Wiley-VCH出版社也向汤森路透社提出了抗议,但是汤森路透社完全不搭理。吃了哑巴亏的《德国应化》只能默默地呼吁大家以后都去引用英文版。
Peter Gölitz为分析德国应化影响因子变化而写的社论
一文出,八方怒,多位编辑引咎辞职
正当《德国应化》一路向好,影响因子也从近年来的谷底慢慢爬升即将超越2012年时,一篇涉及性别和种族歧视以及诋毁中国学术界的观点文章赫然刊登,引起科研界的轩然大波。
2020年6月4日,《德国应化》在线发表(just accepted)加拿大布鲁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化学系及生物技术中心教授Tomas Hudlicky的题为《Organic Synthesis——Where now?’ is thirty years old. A reflection on the currents state of affairs》的评述文章,其中的一些观点很快引发众怒:
论文认为“科研劳动力多元化”会阻碍学科领域的发展,学界过度关注女性、少数族裔等群体,导致他们抢占了真正“优秀”的候选人的职位。
论文节选
论文认为,中国学者在“西方”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压力很大,所以造假非常普遍,造成了国际期刊学术造假频现,发文质量下降。
论文节选
强调“学生应对导师绝对服从”,不仅在科研界如此,艺术,音乐和武术界等等也应该遵守。
论文节选
此文一出,Twitter上立刻炸了锅,人们对该文章的愤怒迅速发酵。
Twitter上网友对于此次事件的声讨
而中国化学会更是愤慨不已,发表《郑重声明》强烈谴责作者Tomas Hudlicky,要求其尽快公开道歉。同时要求《德国应化》严肃调查此事并以此为鉴,希望作为百年名刊的《德国应化》能够坚定多元化的科学立场,完善同行评议程序,秉持科学精神,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中国化学会的声明
震慑于滔滔舆情,《德国应化》光速撤下了文章,并在Twitter上公开道歉,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已经违反了期刊和德国化学学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同时也表明会严查此事,保证绝对下不为例。
《德国应化》在Twitter上的道歉信
这次事件,最终以期刊16名编委会成员的引咎辞职,两名编辑的停职以及两名审稿人的除名而告终,而这16位编委会成员中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Frances H.Arnold和W.E.Moerner,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主 Jack W.Szostak。
16名编委会成员的联名辞职声明
尽管《德国应化》上的这场闹剧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也给中国学者敲响了警钟。在如今的化学领域,中国学者在文章发表上已经初步完成了量的积累。未来,我们需要更重原创性,开拓性,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甚至引领化学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