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修课过程中有疑问,你或许会出于“不好意思”,没有向任课老师开口;寻找工作过程中有困惑,你或许会出于“不好意思”,没有向教授求助……学术研究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需要自己坚定地前行,但也要学会适度地求助他人,这种做法通常能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初期,总是一个人默默努力并不是一个明智选择,要想做出一些东西,就要善于寻求帮助。尤其是当自己被一些问题困住之时,更是需要该领域的专家将自己拉出困境。
学生在选教授的时候,先要反问自己能带给教授什么?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问题问反了,从来都是考虑选择导师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好处,比如让自己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让自己更容易发论文。其实,如果仔细想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问题了,就好比学生是一个商人,把自己推销给教授,首先要知道教授的需求是什么。例如,在教授主页上可以看到他擅长的领域,同时可以看到他欢迎有哪些专业基础的学生。如果教授招收到合适的学生,不仅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得到快速的发展,教授也能够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获得学生的帮助。
除此之外,在正式确定指导教授之前,需要抓住机会向教授及其身边的人员询问:教授所做的研究目前发展到了哪个阶段?教授在所在的研究领域有什么贡献?所在研究领域有什么领军人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经典理论或重要研究成果是什么?教授日常都在做什么?
这样的交流过程可以让教授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同时自己也能够了解教授的研究方向,如此,不仅能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而做事更有动力、更幸福;同时,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也能够较容易地获得教授的帮助。再退一步,若受条件限制无法相互交流,入学后,学生和教授彼此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自己不适合教授的研究方向,也可以向教授表达自己的想法,教授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多数时候,会尽力把学生介绍到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其他导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