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因工作需要,招聘联合培养博士后1名,现将有关信息公布如下:
01应聘条件
(1)岗位职责:结合相关课题,开展雄安新区湿地水质净化研究及工程实践
(2)岗位要求:2020年7月底前获得博士学位,年龄35岁以下
(3)专业方向:具备湿地学、水环境数值模拟等专业背景
02应聘方式
请应聘者将个人简历、相关证明材料等发送至联系人邮箱,邮件名称应注明“应聘-岗位-姓名”字样。应聘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个人简历
(2)最高学历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扫描件
(3)发表的代表性论文等扫描件
材料初步筛选后,符合条件者将以电话形式通知面试时间。
03薪酬待遇
博士后工资、奖金、医疗保险、生活补贴等收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中电建集团职工的有关规定执行,由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公司负责发放。
博士后在站期间,原则上派驻河北省雄安新区开展研究工作;博士后出站后,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可协调落户深圳。
04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及邮编:北京海淀区玉渊潭科技园 水生态环境研究所
邮编:100038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韩工 010-68781861 zhenhan@iwhr.com
05博士后合作导师及依托单位简介
(1)合作导师简介
彭文启 教授级高工 中国水科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 所长
彭文启教授长期从事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过程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主持完成大量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利部重大课题及重大工程咨询项目,在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河湖健康与生态流量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出版专(译)著10余部,主持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7件,发表论文约200篇(其中SCI 30余篇),在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生态环境研究所
研究所于2000年正式组建,其前身可以上溯至1984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水利部水质试验研究中心。水生态环境研究所现有职工61人,其中50人具有博士学位,占82%,9人具有硕士学位,占15%;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4人,占39%,高级工程师26人,占43%。
经过3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积极探索,研究所紧密围绕国家与行业需求,在学科方向、队伍建设、平台条件、创新文化、综合实力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在水质监测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逐步成为有重要影响的行业乃至国家级研究所。
研究所成立至今,承担各类研究、咨询项目600余项,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专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及青年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UNDP等国际国内各类项目,同时,为三峡、南水北调、小浪底等多个国家及省级重大工程项目提供咨询,研究范围涉及全国七大流域、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学研紧密结合,论文、专著、标准及专利等各类科研成果丰硕喜人,获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奖。
(3)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专业从事生态环境治理的平台公司。公司组建于2015年12月29日,前身为“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2019年7月26日更为现名),总部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公司组建以来,持续高质量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建重要子企业,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环保企业集团。公司注册资本金33.44亿元,累计中标金额超1000亿元,营业收入超400亿元。
公司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环保工程专业承包3项壹级资质,水利水电、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等5个专业工程咨询资格,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证书(二级),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能力评价证书(废水甲级、固废甲级、污染修复甲级),是广东省环保产业AAA级信用企业和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公司坚持“系统治理,流域统筹”的治理理念,建立了“六大技术系统”“四大技术指南”,累计获授权专利90余项,发布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39项,拥有两个研发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和一个水环境治理专业刊物,打造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受邀成为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的主要参编单位,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南粤河更美”行动计划的技术支撑单位,《深圳市防洪防潮规划(2014-2020年)中期评估》等4项市级重大课题的研究实施单位,水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52家国家试点联盟之一)发起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