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期刊论文结论不好写?
很多的作者抱怨,期刊论文真的太不好写了,好不容易写完前面部分了,到了结论部分,又不知道该怎么写才好,又不可以随意写,让人伤透脑筋,为什么期刊论文结论不好写?下面aeic小编来跟大家具体聊一聊吧。
第一、部分学科写论文不注重写作规范
不少学科的论文写作缺少标准规范,结论的写作也不例外。上述发展状态导致的结果就是,由于之前不注重甚至没有基本的论文写作规范,很多学科的作者写论文都是率性写作,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等到各学科都重视写作规范后,很多作者就会觉得茫然,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包括不会写结论。
另外,人文社科的发展深受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自然科学类的论文受到本身学科特性的影响,需要有严谨科学的逻辑要素。面对同样的写作要求,人文社科的作者难免会有束缚感。尤其是人文科学的写作,因其学科属性,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固定的写作要求,只要能论证清楚观点即可,更遑论结论部分的规范。
第二、论文没有提出研究问题
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论文,都必须有研究问题。如果没有研究问题,只是围绕着研究主题泛泛而谈,自然就得不出研究结论。这是因为,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论文结论,都需要通过分析论证的过程得出。如果缺少研究问题,自然科学的数据推理过程和社会科学的论据论证过程就会无的放矢,也自然不会得出明确的结论。人文学科也是围绕已有观点或事实从新的视角或方向研究,如果没有研究问题,就无法展开分析论证。
第三、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为欠缺
如果论文写作者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那么他们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就越强,从而能够较快较高效地发现论证材料或数据材料中的理论观点或实践启示,进而顺利得到自己的结论。反之,面对这些论证材料或数据资料则会感到十分有难度,会比别人用更长的时间得出理论观点,甚至只能面对事倍功半的现实。
这确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但并非不会有改善。可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提高相应的能力。可以大量阅读精品文献,甚至是业余阅读一些逻辑思维缜密、批判性思维较强的书籍,提取出作者的写作框架,研究作者如何进行理论和实验推理的等等,有针对性地找寻一些阅读切入点而非泛泛而读。
以上就是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进入aeic网站内搜索关键词或联系站内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