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芯片光源创下数据传输新纪录
发布时间:2022-10-31

来自丹麦、瑞典和日本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通过将数据分成一系列色彩包,使单个计算机芯片能通过光纤电缆,在7.9公里范围内,每秒传输1.84千万亿比特(PB)数据,创下单芯片作为光源传输数据新纪录,有望催生性能更优异芯片,提升现有互联网的性能。


在最新研究中,丹麦技术大学的阿斯比约恩·阿瓦达·约根森等人将光学元件集成在计算机芯片上,将一个数据流分成数千个独立的信道,并在7.9公里的范围内同时传输这些数据。


为做到这一点,研究团队首先借助激光器,将数据流分成37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通过光纤电缆各个单独的内核发送。随后每个信道中的数据被分割成223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对应于电磁频谱唯一部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频率梳”。通过这个“频率梳”,数据能以不同颜色通过光纤光缆传输,而不会相互干扰。他们将最新系统称为“大规模并行空间和波长复用数据传输”系统。


约根森指出,尽管此前科学家们已经使用大型设备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每秒10.66PB,但这项研究创造了使用单个计算机芯片作为光源传输数据新纪录,有望催生简单的单芯片,其能发送比现有芯片多得多的数据,从而降低能源成本,增加带宽。


约根森说:“全球互联网每秒的流量约为1PB,我们每秒传输的数据量是这个数字的两倍。我们借助基本上不到一平方毫米的光缆,传输了如此大的数据量,这表明现在的互联网连接可走得更远。”


约根森表示,尽管这块芯片需要一个连续发光的激光器,以及将数据编码到每个输出流中的独立设备,但这些可集成到芯片上,使整个设备的尺寸能与火柴盒一样大。


来源;:科学网

机电信息版尾1.png


相关阅读
我国学者在微纳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15
基于量子干涉的单分子晶体管面世,可用于制造更小更快更节能的新一代电子设备
2024-04-01
“类脑”无线网络可处理数千微芯片数据,为下一代可植入和可穿戴传感器奠定基础
2024-03-25
迄今最快AI芯片拥有4万亿个晶体管,将用于构建大型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2024-03-18
科学家证实交变磁性存在,有望催生新型磁性电子元件
2024-02-18
“芯片心脏”可评估化疗及癌症药物毒性
2024-02-07
新植入设备能记录单神经元数月活动
2024-02-02
54个原子扭成迄今最小最紧密的结
2024-01-26
纠缠五重态首次在室温下实现量子相干,有望促进量子计算和量子传感技术研发
2024-01-18
电池传感领域获进展
2024-01-05
新技术将太赫兹波放大3万多倍,有望推动6G通信变革
2024-01-04
技术将太赫兹波放大3万多倍,有望为6G通信频率商业化带来变革
2023-12-27
金刚石和铌酸锂纳入单一纳米芯片,用于量子器件的新材料组合出现
2023-12-18
新型光子芯片能算出光的最佳形状,有望用于下一代无线系统
2023-12-01
依靠自主创新打造信息产业新生态 龙芯新一代处理器发布
2023-11-30
29岁当教授,著名通信专家尤肖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3-11-24
成都芯谷: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打造电子信息创新主阵地
2023-11-23
芯片上实现光学诱导超导性
2023-11-16
我国科学家实现水-气跨介质高效通信
2023-11-09
开辟新领域:固态热晶体管超高速精确控制热量
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