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官网1月7日消息,中共中央组织部在东南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命决定,黄如任东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小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世勇出席大会并讲话。
黄如本硕均毕业于东南大学,此番出任东南大学校长,算是回归母校。从简历来看,出生于1969年的黄如在学术经历上非常顺利:1997年北大博士毕业即入职北大,不到30岁即当上副教授、33岁成为教授、45岁之前便担任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行政一把手;201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科院女院士。2019年12月,任北大副校长,2020年12月,任北大党委常委。
黄如是微电子器件专家,主要从事微电子低功耗器件及工艺研究,她在纳米尺度新器件、超低功耗新原理器件、器件可靠性、关键共性工艺等方面做出系统创造性贡献,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部分成果转移到著名IC公司。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次)、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多项国家和部委级奖励。2021年5月,黄如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上探讨了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态势。她说,当前,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进入重要的历史转折期,线宽缩小不再是唯一技术路线,而是走向功耗和应用为驱动的多样化发展路线,技术革新呈现 N 分天下的态势。黄如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学与科研生涯?北京大学校报于2016年曾发表一篇题为《黄如:只道是寻常》的专访报道,文中提到黄如认为自己的人生和学术经历“非常简单,没有什么曲折传奇的经历,估计你们都不太好写。”文中提到,黄如在读博士时就开始了低功耗新器件的研究,此后她的研究方向就没有换过,迄今坚持了20余年。1999年,黄如任北京大学副教授,200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一辈子也没出过学校,顺顺当当念书,顺顺当当留校任教,可黄如觉得这样“挺好的”,“不会有太多的东西影响自己,可以一门心思地做点研究、教教书。”2014年,黄如开始担任北大信科学院院长的职务,负责学院的全面工作。同时兼顾科研与行政工作,黄如曾罗列出她要处理的一些例行事情:给180名左右的大一本科生讲授“微电子与电路基础”的大课;指导研究生,给硕博研究生开小组例会;修改研究生的论文;阅读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国内外一些团队合作课题和项目;处理信科学院和微电子研究院的行政事务……黄如表示,“我的故事其实很平常,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感兴趣,这样才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好奇心,自然也就会要求自己把每件事情认认真真做好,而且一定要坚持做,要另辟蹊径,一定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最终会出好结果。”她给年轻人的建议就是“坚持理想,刻苦坚持,终有收获”。
黄如简历
黄如,女,回族,1969年11月出生,籍贯福建南安,中共党员,1997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负责理工科研、新工科建设、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保密、昌平新校区及昌平校区学科布局和学科建设等工作;分管科学研究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先进技术研究院、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1987-1991年,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生;1991-1994年,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研究生;1994-1997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1997年至今,先后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讲师(1997年)、副教授(1999年)、教授(2002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度),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16年)。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2016年当选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2019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历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2010年7月-2014年7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2014年7月-2019年1月)、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2019年1月至今)、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2019年4月-2020年9月)、北京大学校长助理(2019年7月-2019年12月)、北京大学副校长(2019年12月-2020年12月)。2020年12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
中共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来源:教育部、科学网、北京大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