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反馈EI会议论文仍有重复如何是好?
EI会议论文对原创性要求严苛,重复率不达标直接影响录用。收到导师关于重复率的反馈后作者倍感焦虑,既担心改写破坏逻辑,又怕延误投稿。其实只要找对方法,降重并非难题。aeic小编来跟大家具体聊一聊吧。
首先要精准定位重复源头。借助权威查重工具生成详细报告,标注出全文重复段落,区分“显性重复”与“隐性重复”。前者多为直接引用未标注或摘抄过多,后者常因表述习惯与已有文献雷同导致。针对不同类型制定差异化策略,避免盲目改写。
改写核心在于“保留原意,重塑表达”。对于理论阐述类重复,可采用“换序+扩写”技巧,先拆解原句逻辑,再用不同句式重组,补充具体案例或数据支撑观点。实验方法部分易重复,可细化操作步骤,增加仪器型号、参数设置等独特信息,替代通用表述。
引用规范是降重关键。若重复源自引用不当,需严格按照EI会议要求调整格式,区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直接引用需标注来源并控制篇幅,间接引用则要用自己的语言转述核心观点,同时补充原文献未提及的个人分析,提升原创性。
图表与数据呈现是降重突破口。部分重复源于数据描述方式单一,可将重复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图表,通过柱状图、折线图等可视化形式呈现数据,再搭配独特的分析视角。注意图表注释需原创,避免直接复制文献中的表述,同时确保图表与正文呼应。
降重后校验不可忽视。完成改写后,需逐段核对与原文逻辑一致性,避免因追求降重导致语义偏差。同时再次进行查重,针对新增的重复点二次优化。若某段落反复超标,可考虑替换论证角度,选用更小众的文献支撑观点,从根源降低重复风险。
EI会议论文降重的核心是“精准”而非“拼凑”。只要立足原文逻辑,通过改写表达、规范引用、优化呈现等方式层层突破,既能满足重复率要求,又能提升论文质量。完成修改后及时反馈导师,根据建议微调,即可为投稿筑牢基础。
以上就是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进入aeic网站内搜索关键词或联系站内小编。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