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会议论文写作怎么避免过度使用术语?
更新时间:2025-11-13

SCI会议论文写作怎么避免过度使用术语?

SCI会议论文写作怎么避免过度使用术语?

写SCI会议论文时,术语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但过度依赖术语可能会使文章晦涩难懂,降低可读性。如何在专业表达与清晰传达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位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期aeic小编给大家分享相关知识。

首先,明确术语的使用目的。术语是用于精准表达专业概念的工具,而非展示专业水平的手段。在写作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读者的理解程度。如果一个概念可以通过更通俗的语言表达清楚,就无需使用术语。例如,用“实验结果”代替“实验数据的量化表现”,这样可以减少读者的认知负担,使文章更易读。

其次,合理使用术语的定义和解释。在首次引入术语时,应提供清晰的定义或解释。这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还能避免后续重复解释。例如,在提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时,可在首次出现时简单介绍其原理和应用,之后再使用该术语时,读者便能理解其含义。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术语,可以通过类比或举例的方式进行解释,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

再者,控制术语的使用频率。在一篇论文中,术语的使用应适度,避免过度堆砌。如果发现某个段落中术语过多,可以尝试用更通俗的语言重新组织句子。例如,将“该模型通过多维度参数优化,实现了高精度的预测结果”改为“该模型通过优化多个参数,实现了精准的预测”。这种表达方式既保留了专业性,又提高了可读性。

此外,利用图表和示意图辅助说明。图表和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展示复杂的数据和概念,减少对术语的依赖。例如,在描述实验流程时,使用流程图代替冗长的文字描述,既能节省篇幅,又能使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实验步骤。

最后,进行多次审校和反馈。在完成初稿后,邀请同行或非专业背景的读者进行审阅,关注他们对术语的理解程度。如果读者反馈术语难以理解,应考虑修改或替换。同时,利用学术编辑服务或同行评审,进一步优化术语的使用。

今天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疑惑或是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多留意aeic网站的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