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I论文:图表使用需标注清晰且简洁
在EI收录的高水平论文中,图表作为研究成果的直观载体,其标注质量直接决定国际同行对实验数据与学术价值的评判高度。因此,作者必须秉持清晰且简洁的原则。接下来aeic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图表序号的编排应遵循“先文后图、先文后表”的递进逻辑,全文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杜绝章节号嵌套,避免给跨页阅读带来定位障碍。图题置于图下、表题置于表上,字号较正文小一号,字体加粗,居中排布;题末不设标点,以留白强化视觉停顿。坐标轴须标注物理量名称、标准符号及法定计量单位,三者之间以逗号分隔,单位使用国际通用缩略形式,取消括号冗余;若采用对数坐标,应在轴侧醒目注明“Log scale”字样,防止误读。
曲线与柱形的图例优先嵌入图内空白区域,按自上而下、自左至右的次序对应数据序列,色标选取ColorBrewer学术配色方案,确保灰度打印仍可区分;若图例超过五项,则改用编号制,在图题下方以“Note”引出简明注释,减少图面拥挤。显微照片或扫描电镜图须在同一放大倍数下给出比例尺,而非仅标注“×1000”之类倍数,因排版缩放会导致比例失真;比例尺以白色细实线绘制,末端加短划,上方标注“10 μm”“200 nm”等实际长度,字体无衬线,字号不小于8 pt。表格采用三线制,取消垂线,顶线与底线粗0.75 pt,栏目线粗0.25 pt;栏头不得使用斜线单元格,量/单位写法统一为“Temperature/°C”,避免“°C”单独占一行。
数据有效位数须与测量精度匹配,禁止以 Excel 默认格式输出多余小数;相同物理量上下行数值小数点应对齐,使用制表位而非空格实现,确保排版整洁。对于误差棒,应在图注中一次说明置信概率及标准偏差类型,例如“Error bars represent 95% confidence intervals”,正文不再重复解释,以节省篇幅。多子图拼合时,以(a)(b)(c)顺序标识于左上角,子图间距保持 2 mm,四周留足 5 mm 白边,防止印刷裁切损失信息;若子图间存在共享坐标轴,可合并刻度标注,强化整体简洁感。
图表注释语言须与正文一致,动词采用一般现在时,名词首字母大写仅用于专有名词;缩写首次出现应给出全称,例如“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后文可直接用缩写,降低阅读负荷。最终提交前,作者应打印黑白样张进行自检,确认灰度区分度、线条粗细、字号可读性均满足要求,再上传高分辨率矢量文件,从源头保障图表在EI数据库长期检索中的清晰呈现。唯有如此,方能让研究成果跨越语言与学科壁垒,被全球学者准确而高效地引用与延续。
今天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疑惑或是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多留意aeic网站的更新内容。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