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EI会议论文表达严谨性的实用技巧
更新时间:2025-10-29

提升EI会议论文表达严谨性的实用技巧

提升EI会议论文表达严谨性的实用技巧

EI会议论文撰写中,表达严谨性是衡量研究质量的核心标准,直接关系到评审者对研究可信度、逻辑性与专业性的判断,更是论文顺利通过审核、进入收录序列的关键前提。本期aeic小编给大家分享相关知识。

数据表述需精准且附带支撑

呈现实验结果时,不能仅简单罗列数值,需同步标注测量精度与重复次数,如“该材料拉伸强度为285MPa±5MPa(n=5)”,避免“约280多MPa”这类模糊表述;引用他人数据时,要明确来源文献的具体章节或图表编号,确保读者可追溯验证,杜绝“有研究表明该参数较高”的笼统说法。

专业术语使用需保持一致性与规范性

同一概念在全文中必须采用统一术语,如“卷积神经网络”不可中途简化为“卷积网络”或替换为“卷机神经网络”;对于学科内有争议或多义的术语,首次出现时需给出明确界定,如“本文所述‘小样本学习’特指样本量少于50的监督学习场景”,避免因术语歧义引发理解偏差。

论证过程需规避逻辑漏洞

推导结论时,要确保前提与结论间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不可跳过关键推理步骤,如从“模型在A数据集上准确率提升8%”直接得出“模型性能优于现有方法”,需补充“在B、C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及“与同类方法的复杂度对比分析”;反驳他人观点时,需基于原文表述客观质疑,不可歪曲原意,保证论证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注重细节表述的严谨性

时间表述上,“近期”“近年来”需替换为具体时间段,如“2020-2023年”;范围表述上,“大部分”“多数情况下”需补充具体比例或条件,如“85%以上的实验样本”“在温度低于30℃的条件下”。通过对这些细节的优化,全方位提升论文表达的严谨性,增强研究的说服力与学术价值。

今天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疑惑或是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多留意aeic网站的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