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会议论文中引用内容如何自然融入?
更新时间:2025-10-29

SCI会议论文中引用内容如何自然融入?

SCI会议论文中引用内容如何自然融入?

SCI会议论文的写作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是支撑自身论点、体现研究关联性与学术严谨性的关键环节。但不少研究者常面临引用生硬、与正文脱节的问题,影响文章流畅度。来看看aeic小编的分享吧。

从引用目的来看,不同场景需采用差异化的融入策略。当需要铺垫研究背景、指出领域内现有研究缺口时,可先简要概述引用文献的核心观点,再通过转折或衔接语句引出自身研究的必要性。例如“Smith等(2023)通过实验验证了传统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的活性不足,但其研究未涉及新型纳米载体对催化性能的改善作用,这为本文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切入点”,这样的表述既肯定了前人研究,又自然过渡到自身研究的价值。

在支撑核心论点或对比实验结果时,引用内容需与自身研究数据紧密结合。可先呈现自身研究结论,再引用相关文献进行佐证或对比分析,避免单独罗列引用内容。比如“本文制备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65MPa,较Lee等(2022)报道的同类型材料提升了20%,这一差异主要源于本文优化的界面结合工艺”,通过数据对比将引用内容融入论证过程,让论点更具说服力,同时凸显自身研究的创新之处。

引用时还需注重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与规范性。应避免直接照搬文献原文,需用自身语言对引用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并通过“研究表明”“据此提出”“与……结果一致”等衔接词,使引用部分与正文逻辑顺畅。同时,要严格遵循目标期刊的引用格式要求,确保作者、年份、文献来源等信息准确无误,既保证学术规范,也让读者能便捷追溯相关研究,进一步增强论文的可信度与学术价值。

以上就是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进入aeic网站内搜索关键词或联系站内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