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pus会议论文如何平衡原创性与引用规范?
Scopus会议论文原创性是其核心价值,引用规范则是学术严谨性的基本保障,二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支撑、缺一不可的整体。只有精准把握二者的平衡尺度,才能让论文符合学术规范。本期aeic小编分享相关知识。
平衡二者需从引用方式入手,避免“机械引用”。引用文献时,不可直接大段摘抄原文,应先提炼核心观点,再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表述,同时准确标注来源。例如,在阐述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时,可概括前人结论后,结合自身研究视角补充分析,说明本研究与既有成果的关联与差异,既体现对前人成果的尊重,又凸显原创思考。对于通用理论、实验方法等必要引用内容,需控制引用篇幅,通常单篇文献引用占比不超过论文总字数的5%,且同一部分引用不集中于少数几篇文献。
凸显原创性要在引用基础上构建独特价值。在文献综述部分,不能仅罗列已有研究,需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研究空白,明确本研究的切入点;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环节,可在引用通用实验原理的同时,详细说明本研究的改进思路、创新方法或差异化数据解读,让原创内容成为论文的主体。例如,若基于既有模型进行研究,需清晰阐述模型优化的具体维度、参数调整依据及优化后带来的效果提升,这些内容既是原创性的体现,也需在必要时引用基础模型文献以符合规范。
此外,借助工具辅助可更好把控平衡度。完成初稿后,使用Scopus数据库兼容的查重工具(如iThenticate)自查,关注“引用重复率”与“非引用重复率”,前者若过高需检查引用标注是否完整规范,后者过高则需加强内容原创性修改。同时,参考目标Scopus会议的录用论文,分析其引用密度与原创内容占比,结合自身研究领域特性调整,确保论文在符合引用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展现研究的独创性与学术价值。
今天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疑惑或是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多留意aeic网站的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