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论文的作者署名与单位标注怎么做?
更新时间:2025-09-09

EI论文的作者署名与单位标注怎么做?

EI论文的作者署名与单位标注怎么做?

EI论文作为国际认可的高水平学术成果载体,其作者署名与单位标注不仅关乎学术荣誉归属,更涉及研究责任界定与成果追溯,需严格遵循学术规范与行业惯例。接下来aeic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作者署名需先明确资格与排序规则。署名作者需满足对论文有实质性贡献的核心条件,具体包括参与研究设计、实施实验、采集分析数据、撰写修改论文等关键环节,仅提供资金支持、实验场地或一般性协助的人员,不符合署名资格。作者排序需遵循学术惯例,通常以贡献大小为核心依据,第一作者为对研究贡献最大者,负责论文主要撰写与数据整理;通讯作者多为课题负责人,承担论文投稿沟通、修改回复及学术责任;其余作者按贡献程度依次排序,排序需经所有作者协商一致,避免后续纠纷。

单位标注要保证准确与完整。首先,需标注作者所属的正式单位全称,包括机构层级(如大学需注明学院、系部,科研院所需注明研究室),避免使用简称或俗称,例如“XX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不可简化为“XX大学计科院”;其次,若作者存在跨单位合作(如兼职、联合培养),需标注所有相关单位,并用数字序号与作者姓名对应,明确每位作者的归属单位;最后,单位标注需补充必要信息,包括所在城市、邮编,若为国际合作论文,还需注明国家名称,确保单位信息可精准追溯。

需规避常见标注误区。一是避免“挂名”现象,不将未参与实质研究的人员列入作者名单,这既是学术诚信要求,也能避免责任不清;二是不随意变更署名与单位,论文投稿后若需调整,需提供所有作者签字的变更说明,经期刊编辑部审核同意后方可修改;三是核对标注细节,投稿前需逐一检查作者姓名拼写(尤其是英文署名需与护照、发表记录一致)、单位名称准确性、序号对应关系,确保无格式错误或信息偏差,避免因标注问题影响论文收录与学术成果认定。

今天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疑惑或是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多留意aeic网站的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