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I会议论文撰写怎么摆脱口语化?
CPCI会议论文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语言的严谨性与规范性直接影响论文质量和录用概率。口语化表达会弱化学术性,让论文显得随意松散,难以体现研究的专业性和严肃性。本期aeic小编给大家分享相关知识。
构建书面化表达体系是关键第一步
写作时需摒弃日常对话中的随意表述,用精准的学术词汇替代口语化词语。比如避免使用“我觉得”“大概”“差不多”这类主观、模糊的表达,转而采用“本文认为”“约为”“近似于”等客观、严谨的表述;不用“搞清楚”“弄明白”这类口语,改用“明晰”“厘清”等书面词汇,从基础用词上切断口语化源头。
规范句式结构可进一步强化书面感
口语化常伴随句式零散、短句过多的问题,撰写时应多采用完整的复句和学术常用句式。例如,将“实验做下来,数据挺好的”调整为“通过实验验证,所得数据符合预期假设,具备有效性与可靠性”;把“先做A步骤,再做B步骤”优化为“实验操作首先执行A步骤,待其完成后再开展B步骤,各环节衔接遵循研究设计逻辑”,让句式更规整,表达更具逻辑性。
注重内容表述的客观性与专业性也不可或缺
避免加入个人情感化、生活化的描述,聚焦研究本身的事实与结论。比如不写“这个研究挺有意义的,能帮到相关领域”,而应表述为“本研究可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对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引用文献或阐述观点时,保持中立客观,不使用夸张、随意的语气,确保每一处表述都紧扣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
完成初稿后需逐段筛查修改
对照学术论文的语言规范,检查是否存在口语化残留,重点关注开头、过渡和结论部分,这些板块最易因表述不当出现口语化问题。通过反复打磨语言,让论文整体保持简约有力的学术风格,切实摆脱口语化困扰,满足CPCI会议论文的撰写要求。
今天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疑惑或是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多留意aeic网站的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