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使用iThenticate查重服务?
iThenticate作为国际权威的查重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期刊投稿、学位论文审查等场景。然而,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隐私泄露或学术不端风险。因此,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至关重要。来看看aeic小编的分享吧。
1.选择正规渠道获取服务
iThenticate通常通过机构授权(如高校、出版社)或官方合作平台提供服务。个人用户应避免通过非正规第三方购买账号,以防论文数据被窃取或滥用。建议优先通过所在单位申请使用权限,若需自费,务必确认服务商的官方授权资质。
2.上传文件前的隐私处理
查重前需对论文内容进行必要处理:
隐去敏感信息:删除作者姓名、机构名称、资助编号等隐私内容,避免身份关联风险。
分段检测:若论文尚未定稿,可分批上传核心章节,减少全文泄露的可能性。
使用空白文档测试:首次使用时,先上传空白文件或无关文本,确认系统运行正常。
3.正确解读检测报告
iThenticate的相似度百分比并非唯一标准,需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排除合理引用:系统标记的重复可能包含已标注的参考文献,需手动排除。
关注高亮部分:重点核查无引用的相似内容,判断是否构成抄袭。
区分公共内容:常见术语、方法描述等可能被误判,需理性对待。
4.存储与删除检测记录
及时下载报告:完成分析后立即保存PDF版本,避免平台留存数据过久。
清理上传文件:部分服务允许用户删除历史记录,建议定期清理以降低泄露风险。
本地加密存储:将检测报告保存在加密文件夹中,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5.遵守学术伦理与机构规定
禁止重复提交:同一论文多次检测可能导致系统标记为“自我抄袭”,影响后续投稿。
确认机构政策:部分高校对查重次数、相似度阈值有严格要求,需提前了解规则。
人工复核必不可少:即使检测结果理想,仍需通过同行评议确保学术严谨性。
以上就是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进入aeic网站内搜索关键词或联系站内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