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常见问题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6-19

教师资格证常见问题有哪些?


  教师资格证常见问题有哪些?


  教师资格证常见问题有哪些?作为师范生,教师这个职业可能都在大家的考虑之中,但是想要成为一名教师,则需要持有教师资格证,那么教师资格证是怎么考的呢?有什么意义呢?相信还是有不少同学是不了解的,那么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介绍有关教师资格证的信息。

  一、什么是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只要你能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笔试),在报考时就要选定自己所要从事的学科,待笔试通过后可报名参加面试,并且取得普通话合格证书通过后,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专业资格证书。一般我们所了解的均为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今天也主讲这一类教师资格证的内容。

  而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证又存在差异,对于教师资格,根据所教授学生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种:(一)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二)初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二、教师资格证有什么用?

  1、在我国,通过实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考查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严把教师入口关,择优选拔乐教、适教人员取得教师资格。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2、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须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并且要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中文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方可在毕业时领取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和其他社会人员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时间从2015年考试正式实施。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在校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考,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三、怎么报考教师资格证?

  1、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察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面试则考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法,通过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

  2、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上下半年举行,每年时间不定,具体时间及相关规定可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查询。

  3、教师资格证考试分科目,考察综合素养及教学能力及学科知识,可针对性进行复习。

  四、教师资格证有什么意义?

  教师资格证,就如同大众手中的机动车驾驶证,它只能是一种证明,证明你可以进行某种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做好事情,就如驾驶机动车,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熟练的掌握驾驶技能,教育也是这样,也需要大量的实践,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与其他老师的讨论,不断地学习,总结,教学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所以说,教师资格证只是一个底线,我们需要在这之上不断努力,突破。

  教师资格证,是从事教师行业的入业门槛,没有教师资格证,就如同没有身份一般,获得教师资格证,你才能正大光明的从事教师职业,如今国家正在整治教育领域出现的乱象,等到在校的师范生毕业踏上讲台时,教育领域必然会变得焕然一新,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获得教师资格证,可以充满底气的成为老师,而不是每天战战兢兢,总是怕有人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