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工资是不是很低?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考公?
更新时间:2023-11-27

公务员工资是不是很低?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考公?


  公务员工资是不是很低?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考公?


  相信不少人对公务员都抱有一定程度的偏见,认为考公就是图一个稳定,到手三四千的工资还不够养活自己。工资这么低,为什么年年都有这么多人考公呢?事实上公务员的工资是不是这么低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跟大家简单说说吧。

  实际上,我们通常说的体制内工资都是指每月到手的工资,可不包括年终奖、福利、补贴、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等货币化的“显性和隐性”福利。

  假设一个月薪3000元的公务员,社保和税前应该在5000元左右;福利按照工资的23%计算,每月折合1000元;年终奖因单位而异,按照4万预估,相当于每月折合收入3300元。

  综合来说,公务员每年的收入约在9万左右,而公务员的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都是顶格缴纳,相较于最低的私企缴纳标准,光是公积金每月就相差大概2000上下。所以月薪3000的公务员,每月拿到的只是底限,而不是上限。

  职业的发展还需要考虑长尾效应,也就是指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某个人的总收入或总效应可能不仅仅取决于其目前的收入或地位,还受到其过去积累的资源和能力的影响。

  刚入行的体制内员工可能年薪不到10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突破14万甚至18万,这是因为体制内的工作通常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从退休金来看更是如此。体制内中层员工退休后的养老金甚至可以达到每月上万元。并且,在体制内工作,员工的职业周期通常较长,因为他们的工作相对稳定且纵向晋升空间较大。假如一个应届毕业生22岁时考入体制内,那么直到他60岁顺利退休,他的职业周期可以长达38年。

  而在民企私企中工作,员工的职业周期相对会更短。据有关数据统计,私企员工在其职业周期内,大约要跳槽7次,所以从业者需要更加依靠自身的实力和外部机会来寻求职业发展。

  而在中国社会环境下,向来有“学而优则仕”的理念,而体制内的工作不仅福利待遇好,还是出了名的“铁饭碗”。在体制内工作通常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关系网络。这些资源和关系可以为员工及其家人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而私企员工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待遇和发展,不得不选择阶段性跳槽,想要积累起自己的社会资源和关系网络相对会更加困难,甚至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才能获得这些资源。

  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考公的原因。就近考一个公务员,让自己稳定,让家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