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英文文献翻译的方法
更新时间:2019-03-08


阅读翻译外文文献是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应采取的策略包括研读原文、提纲表达、修改润色等。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的技巧主要包括词类转换技巧、结构调整技巧、被动句的翻译技巧等。


一、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

外文文献包括英文、俄文、德文、法文、日文等多语种文献,本文以最通用的英文作为叙述语种。从近几年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情况来看,一些学生翻译出来的文献内容不自然、不流畅、难懂、费解,甚至不知所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普遍使用了Google“翻译”频道、金山词霸和CNKI“翻译助手”等翻译软件所致,并没有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严重影响了外文文献翻译的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翻译(EleetroniCTarnslation)系统被人们广泛应用,但目前的电子翻译软件尚不完善,在翻译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存翻译软件只是停留在单词与单词的直接转换阶段,一旦遇到一词多义的情况,系统便无法自行做出正确选择,译文也就会出错。而人工翻译则是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及长期的文化知识积累,准确地选择词义的。翻译人员通常只是参考词汇译文的意义,对于句子的表达方式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地处理。机译的工作原理决定了翻译软件充其量只能达到人脑翻译的科学性要求,根本无法达到高度的艺术性的要求。基于此,学生不应盲目使用翻译软件,而应掌握一些翻译的策略和技巧,加强翻译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


二、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的基本策略

1.研读原文

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首先应真正读懂原文。具体来说,就是要理解句子和文献的真正含义,明确原文的主旨,准确理解原文内容本身的含义及与之相关的外延和内涵,还应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寓意,根据上下文理顺逻辑关系,确保文理清晰、译文准确。


2.提纲表达

其次,应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写出译文提纲。首先,要研究文献的语法内容,如语态、时态等;要研究句子的结构,如恰当的词汇和句型等;要研究遣词用句,如充实单词或句子等。其次,要依照逻辑思维和语篇层次理顺全文。


3.修改润色

译文初稿形成后,应从语法上检查,从语篇上分析,从逻辑上推敲,与原文对照,查看是否有错译漏译现象,看看有没有不合适和不通顺的尚需要进行润色加工的地方。


三、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的技巧

翻译并非简单的文字词汇互换,它涉及语言结构、思维模式、风俗习惯、社会文化、传播媒介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需要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准确通顺地将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的技巧主要包括词类转换技巧、结构调整技巧和被动句的翻译技巧等。


1.词类转换技巧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时必须进行词类转换才能准确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因此,词类转化是外文翻译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当不改变英语原文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就会影响译文的流畅性时,我们都应设法改变该词的词性。词类转译可以在多种词类间进行,常见的有以下几类情况。


1)各种词类转换成动词

与汉语相比较,英语句子中会较多地使用名词和介词,并且根据语法要求,英语句子中只使用一个谓语动词,而汉语句子中动词用得比较多,经常出现几个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连用的情况。因此,芙泽汉中动词的使用率必然要多于原文。


He was a good listener and they would like to talk with him.

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所以他们喜欢同他谈心。(名词listener转译为动词性结构“听取意见”)。


It is now against the law to thorw anything into the seawithin five kilometers of land.

现在将任何东西弃人距海岸5千米之内的海域属违法行为。(介词agianst转译为动词“违”)。


These handicrafts are very popular with foreign friends.

外国朋友很喜欢这些手工艺品。(形容词popular转译为动词“喜欢”)。


2)各种词类转换成名词

英语中有很多动词、形容词、副词译成汉语时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词,为了准确通顺地传达原文语义,可根据上下文转译为名词,这样可以避免死译、硬译,使译文简洁地道。


To them, he personified the absolute power.

在他们看来,他就是绝对权威的化身。(动词personify转译成名词“化身”)


Lack of trust is very destructive in a relationship.

缺乏信任对人际关系的危害很大。(形容词destructive转译为名词“危害”)。


She is physically weak but mentally sound.

她身体虽弱,但心智健全。(副词physically转译为名词“身体”“心智”)。


3)各种词类转换成形容词

这种转译主要是出于对汉语行文表达需要的考虑,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只要译文通顺达意即可。


Physical training is an absolute necessity to university students.

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来说是绝对必要的。(名词necessity转译为形容词“必要的”)


The computer is chiefly characterrized by its accurate and quick computations.

这台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计算准确而迅速。(副词chiefly转译成形容词“主要的”)。


These tow reports of the accident disagree.

关于那次事故的两份报告说法不同。(动词disagere转译为形容词“不同”)。


4)各种词类转换成副词

这种转译主要是受其他词类转译的影响以及汉语的表达习惯的限制。


Can you give an exact translation of the paragrraph?

你能确切地把这段话翻译出来吗?(形容词exact转译为副词“确切地”)。


The president had gained some ears by the courtesy of coming to visit the poor.

总统礼节性地看望贫民,赢得了他们的一些好感。(名词Courtesy转译为副词“礼节性地”)。


Things are going from bad to worse

事态越来越糟糕了。(介词formot…转译为副词“越来越”)。


2.结构调整技巧

结构调整是外文翻译中常用的一种翻译技巧。由于英汉结构的差异和表达习惯的不同,英译汉中有时需要打破原文的句式结构,并对译文的结构进行调整,以使其符合汉语表达的习惯。一般情况下,句式结构调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原序法

当英语句子所叙述的一连串行为基本上是按动作发生时间的先后(或者是按逻辑关系)来安排,并且句子的叙述层次与汉语表达方法基本相一致时,一般可以按照英语原文的顺序将其翻译成汉语。


In 1970, he was placed under house arrest when he refused to supperss worker riots.

1970年他因拒绝镇压工人骚乱而被软禁。


2)逆序法

英语句子的重心在前,习惯采取“先果后因”“先结论后论据”“先断言后条件”的表达方式,而汉语句子的重心在后,习惯采取“先因后果”“先论据后结论”“先条件后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外文文献翻译中往往需要依照句子的结构来改变原文的逻辑顺序,使用逆序法从原文后面开始翻译。


Such is human mature in the west that a great many people are often willing to sacrifice higher pay for the privilege of becoming white collar workers.

许多人宁愿牺牲比较高的工资以换取成为白领的社会地位,这在西方倒是人之常情。


3)时序法/逻辑序法

这种方法不考虑原文的语序,按汉语的句式安排顺序,也就是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译文结构。汉语的句式安排比较固定,主要有两种:一是按时间顺序,先发生的事先说,后发生的事后说;二是按逻辑顺序,先因后果。


He had to quit the position and went into exile, having been deprived of his power.

他被剥夺了权力之后,只好离职,流落他乡。


4)拆分法

拆分法是指把原文语句过于冗长、复杂的成分词、词组或从句)从长句的主干上拆分出来,译成外形上独立但却与原搭配词语保持着“藕断丝连”关系的语言单位。拆分的目的是化长为短、化整为零,使译文连贯,且有整体感。


A young man's success could even strangely help the two parties to get the agreement.

说来奇怪,一个年轻人取得的成功竟然能够促使双方达成协议。


5)重组法

有些英语长句顺译、逆译或者拆译都有困难,这时就应该考虑打乱原文顺序,将其分成若干个小的语言单位,按照汉语的时间或逻辑顺序重新组合句子。简言之,就是把英语长句译成若干小分句,这样就摆脱了原文语序和句子形式的约束,能使汉语译文流畅、自然,富有文采。


It was not that surprising that children studying music improved in musical listening skills more than children not studying music.On the other hand,it is very interesting that the children taking music lessons improved more over the yearon general memory skills that are correlated with nonmusical abilities such as literaey, verbal memory ,mathematies and IQ.

学过音乐的儿童要比未学过音乐的儿童的音乐鉴赏力要强,(这一点)并不使人感到吃惊。而有趣的是,儿童在接触音乐一年以后,记忆力有了全面提高,尤其是非音乐方面的记忆力,如识字、词汇、数字记忆以及智商等。


3.被动句的翻译技巧。

英语中被动句的使用极为广泛。为了客观地表达所表述的内容,英语往往不用人称代词做主语,而使用被动句。而在汉语中却不常使用被动句,汉语的“被”“受”遭“等字眼往往给人以不舒服或不利的感觉,所以在翻译被动句时,应尽量考虑将被动语态译为主动结构。对于英语原文的被动结构,我们在翻译时一般采用下列一些方法。


1)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但被动意义暗含在内此方法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


1)英语原文中的主语不变,直接省去”被“字。


The euro was inspired by the idea of creatinga countrycalled Europe.

欧元诞生于”欧洲一体化“的设想。


2)将英语原文中的主语译成宾语,根据上下文增加适当主语。


It would be astonishing if that loss were not keenly felt.

如果人们没有感觉到损失,那倒是奇怪了。


3)翻译成”把“”使“字句。


The famous hotel had been practically destoryed by the big fire.

大火几平把这个着名的旅馆毁掉了。


4)翻译成系表结构”是……的“.


The old woman's body was found at the end of the alley.

老妇人的尸体是在小巷的尽头被发现的。


2)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

汉语中有时也使用被动形式,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动作。当英语原文的主语确实处于某种不利的境地时,可以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分别用”被“给”“遭”“由”等字眼。

而“受……”“为……所”等词语比较中性,翻译时可以忽略其负面含义。


1)用“被”“给”“遭”“由”等表示。


She was arrested for shoplifting but was released on bail.

她因偷窃店铺商品被逮捕,但后来得到保释。


He was attacked by two masked guys.

他遭到两个蒙面家伙的袭击。


2)翻译成“受……”“为……所”.


The police was hurt but still conscious.

警察受了伤,但神志还清醒。


I was so impressed by the special gift my students gave me

我为学生们送的特殊礼物所深深感动。


3)翻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无主句是汉语的优势之一。汉语不像英语那样严格地受主、谓、宾结构的限制,它的表达比较灵活,句子可以不要主语,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英语的被动句可以用汉语的无主句来翻译,从而使译文简洁、流畅而又地道。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antifreezing measures.

已经注意到要采取防冻措施。


Children should be made to undesrtand the immediacy of portecting the environment.

应该让孩子们明白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4)用意译表达原文的含义。

在有些情况下,当英汉语言的结构差异过大,很难套用原文的结构时,我们可以另辟蹊径,用意译来表达原文的含义。


Nowadays people usually prefer driving to being driven.

现在人们喜欢自己开车,而不喜欢坐别人开的车。

 AEIC学术交流中心